美文网首页散文
今儿,开启后半生

今儿,开启后半生

作者: 周彧周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13:44 被阅读0次

          前世的我,投胎之前一定不可避免的走过奈何桥,而且准喝了那孟婆给的汤,所以,今生一点前世的记忆也没带上。

          某年的今日,就这样不明所以地投生到了一个依点山傍点水的小村落,成了我母亲的女儿,据目前经历的这么多来判,前世的我欠下的债不少。

          儿时的小村大多住的泥瓦房,路也是崎岖泥泞,如今小村变化很大,道路宽广,家家小洋楼,装修并不逊于城里。

    今儿,开启后半生

          记忆如梦如幻,最初的记忆几岁开始的已搞不清楚,自打记事,我们就住在一个瓦房的合院,也差不多像个四合院,房子里住了我们一家子五口、奶奶、还有大伯一家,堂屋很深也很大,所以共用也不觉得挤,奶奶轮流在两家吃饭,我们家和大伯家的歺桌各占一边,中间通道就自然成了分界线,奶奶住厅堂后面的一间小屋,我们两家各占一边,每一边有两个房间,再往外延伸的有一间厨房。厨房外还有空余,就搭了几间低矮的房子,用来供鸡狗猪鸭们居住,这样介绍并不具体,没有住过这类房子的小伙伴估计想像不出来这是什么格局,不过这不重要,所以简单听听就好啦。吃饭这事情,对儿时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可我就是想不起来,我们是怎么在厅堂吃饭的,吃的什么,一家子怎么落坐的,真没记忆,仿佛那些年都没吃过饭一样,只模糊记得有时会吃串桌,串到大伯家的桌去吃,还有奶奶偶尔会煮点红薯给我们分着吃。

          关于爷爷,记忆很少,小时候也不在意这,懂事了想想的确是个遗憾,爷爷没有遗照,所以到底长什么样只能通过他的子女来猜测,只是姑姑伯伯们长得也不太一样,所以一直没想好爷爷长像,家里人也许都习惯了他的不在,很少会提到爷爷,所以到现在爷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也没弄清楚,只知道他从前是个卖药的,前前后后娶过五个老婆,我奶奶又是第二嫁,才嫁的他,所以各子女之间多多少少关系就有点杂,四个姑姑,两个大伯加上我爸子女不少,但是真正来往密切的只有小姑,其它的离得远只有家里办大事才会来往,还有一个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大伯,说是在西安,各自有家之后来往就更少啦。听说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父亲才十六岁,爷爷从前爱吃喝,因此欠了些债,大伯好像不管,所以这些债务就全落在了我父亲身上,至我母亲过门,父亲还在还那些债。一些特定的日子,比如清明节,或过大年之后,爸爸会带着我们几个去扫墓,每到一个墓前,爸爸会介绍一下这是谁的墓,到爷爷那就告诉我们这是爷爷的墓,其它也不多说,按序摆上祭奠物品,然后放串鞭炮,用鞭炮,主要是告诉一下墓里的人我们来看他了,然后我们开始烧锡纸包的银元,银锭,父亲再点一把香,分给我们每人三根,让我们正对着墓拜三拜,把香插到坟前泥里,例拜就完成了,祭奠物会多摆一会儿,最后走的时候倒几杯酒洒向墓杯,表示墓主人已经吃喝完毕。南方许多墓形状都是这样,正面看着是三角型,会有坟头,坟头按棺木放置的位置一直往后延伸,就形成坟脊,两边泥土夯实就成了墓的主体,整个墓会占一片地。老式坟墓正门面都是青砖叠砌,中间是墓碑,墓碑是一块长方形青石,需要专门去卖墓碑的地方定制,现场打磨之后刻上碑文,右边个人简介,左边刻着子子孙孙的姓名,中间几个大字,例如:“先考周公…之墓”,看起来倒挺像个小房子,规格会根据自家经济实力去建设,有钱人家会专门修个路直通墓旁,墓也会贴上墙砖装饰一番,圈地更广,外围砌一圈围墙,一般人家就像我刚才说的这样。

            小时候扫了许多次墓,我也没有想起去看看爷爷的碑文都写得什么,爷爷的墓历时已不短,上面种的一些树,有的已经有碗口粗,大部分是杉树,缠绕着各种藤蔓和杂草,看不清草丛底下的情况,每次扫墓父亲都会清理一下这些杂草,松松土。墓碑和青砖上会长青苔,时间长了会盖去住墓碑,像脸被遮了一样,看起来很难受,所以也要清理。小时候特怕鬼,所以棺木,墓这类的东西就一起跟着害怕了,特别是走夜路要经过一些上面长满大树的墓房,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经过就使劲跑,越跑越害怕,紧张的丢了魂似的。爷爷的墓在光秃秃的小山丘上,因为是爷爷,父亲也陪着,所以不害怕,但是清理的工作一般还是父亲去完成,杂草丛生,会担心有蛇,而坟墓里出来的蛇也是相当让人心悸的,那些没事坐在一起闲聊的大爷经常会讲一些关于这些坟墓里古古怪怪的故事,所以我们小时候也常会认为蛇可能就是墓主人的化身,如真见到还是相当害怕的。

          扯远了,谈到爷爷就想多叨叨几句,只可惜至今仍是模模糊糊的,索性就不说他了。

          小时候家里挺穷,七八十年代,好像都不富裕,挣钱都特别难,不记得我父亲是怎么挣钱的,母亲呢,是个裁缝,总是挑着缝纫机上人家门去做衣服,做一天好像也只能挣到8角钱,小时候很少会有零食吃,也几乎没有零花钱,只有过年过节家里才会买一些,当然吃肉的次数也不多,所以那时候的小伙伴们都特别馋,都会蛮期待过年过节,其实那时买零食一点也不贵,我记得刚上小学那会儿,一毛钱可以买十个糖,买学习用品也不贵,但学费相比较还算贵吧,我是主动要求上学的,但不够年龄,就是看着别人上学特羡慕,非要上,母亲因为这还拎着不舍得吃的鱼和肉去了校长家,后来就多交了两元学费,本来是十五元,我呢交了十七元,这样我就破例进学堂啦!之后生活慢慢就变了,家家户户都懂得做点小生意啦,父亲也开始摸索那些小生意,卖衣服,卖蚊帐,酱油,苗木等,但都是小打小闹,不过生活慢慢还是好起来一些,有一些钱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盖楼房,慢慢原来的合院就不住了,卖给别人家让人家建新房子。

          记得我们家建完新房后家里又开始穷,做小生意的本钱都没有,好像找关系可以的邻居借了五佰元,后来,父亲母亲就更忙了,挣钱不多但是经常不在家,我们仨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上了中学,高中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一般一星期才会回家一次,父母忙很少会过问学习,所以全凭自觉,我呢挺聪明一孩子但是并不用功,高中时候对比人家基础就很弱,进了普通班还谈了个恋爱,成绩就很一般,能不能考上大学心里完全没底,只好选修个特长,总算是考上了我们市的师范学院,已算是万幸。父亲文化不高,初中没念完,说是因为爷爷总是在他要上课的时候叫他在家干活,所以赌气就不上啦,这样的原因我偶尔想起来都会替他惋惜,他爱看书,历史地理比我通多了,说到哪都能引经据点,而且坐哪说哪,超级通透,但正是因为通透,讲这些时就爱跟人较真,所以我们对他这都不感冒,都不想听他讲,总觉得他爱讲的这些对他的生活没起到任何作用,完全属于纸上谈兵。

          那个年代,农村里师资很一般,民办老师居多,所以村里的孩子大多成绩一般,许多同龄孩子上完小学或初中就会选择学门手艺或出外打工。我们三个孩子倒都坚持下来了,都走了学校这条路,我觉得吧这和我父亲对文化的认可不无关系,但由于基础薄弱也缺乏正确指引,我们成绩都平平。

          回过头来看,也不知读书到底好不好,那些早早出去体验生活的同龄,如今都混得有模有样,这包工那老板的,过年回去都挺气派,县城,省城都有置些房产,而我们家几个上学的所谓文化人,就比较气短,没什么积攒,拿着死工资好像很难让生活起波澜。所谓人的命,天注定,我们也很难再跑社会上去历练重来,当然即使出去历练也不一定会比现在就好,所以我就常常这样安慰自己,认命。

          回归正题,为什么要在今儿,界定前后半生,本文开头,有交待,今天是我降生的日子,也即生日,还是本命之年,估且就算人生过半,在今天之前经历了许多,大学毕业后做了老师,在浙江一个很好的实验学校,为了所谓的爱情,辞掉了老人们认为很安逸的工作,远嫁到了一个陌生又不习惯的城市,生儿育儿,灰头土脸还蛮不在乎。如今,因为一些原因和这个男人分开,自己带了个宝宝开启了单亲妈妈的生活。我觉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大部分事情我都经历了,够糟的这些也不会再糟糕到哪去,所以要和过去的一切作个了断,和前半生作个告别。

          未来未可知,但愿好运常会迷路到我这里,后半生,开启,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价值,珍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儿,开启后半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io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