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游记(2)

作者: 东风满树花 | 来源:发表于2023-10-05 15:07 被阅读0次

镇江最为出名的景就是三山一渡,北固山的历史,金山的金山寺,焦山的风光,西津渡的老街。昨天游览了金山寺和西津渡,今天我们游览北固山和焦山。北固山又被称为诗词山和故事山,跟着我一起来听听北固山里的故事吧!

从火车站到北固山大约五公里左右。北固山在金山和焦山的中间。在金山也可以坐轮渡到北固山。

北固山之行

我们的旅游线路如下:试剑石→凤凰池→东吴古道→多景楼→狠石→北固楼→头头实道亭→祭江亭→古甘露寺→清晖亭→中山纪念林→太史慈墓→出口。

一进大门,左手边是凤凰池,右手边是试剑石。赤壁之战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假意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引诱他来招降,待入圈套,逼他交出战略要地荆州。

刘备凭仗诸葛亮的智谋,将计就计,弄假成真。孙权和刘备在山下同游,各人斩石试剑,心照不宣,问卜成败祸福。刘备祷祝成全亲事,安返荆州;孙权祈求夺取荆州,扩张国势。当时他俩的宝剑都劈开了岩石。事后,刘备既招亲返回荆州,孙权也一度攻占了荆州。

进了大门我们走在东吴古道上,两旁百年枫杨弊日,偱阶而上,沿途林木葱秀,花杂其间。

沿着石阶我们看到了多景楼,它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它是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相传吴国太曾在此相看刘备,孙尚香出嫁前曾在此梳妆,所以又叫“相婿楼”、“梳妆楼”。

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凌空飞翔之感。当年陈毅元帅登临多景楼时曾感慨地说:“不要看画 ,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历代文人雅士如: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等均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一楼:为墙面漆画《西园雅      》,是南宋画家马远所画。马远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二楼固定屏风为京江画,活动屏风为重屏会棋图,作者周文矩,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三楼墙面内容为潇湘奇观图,是宁代米友仁(米芾长子,世称“小米”)山水画风的代表作品之一。用淋漓水墨画风江上云山、云雾变幻的奇境。

再接着前行,巍峨的北固楼就在前方,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初期。自晋至梁200多年,北固楼一直为朝廷兵家重楼。梁武帝潇衍亲笔题 下“天下第一江山”。

自此以后,北固楼渐由军事重楼成为游览及历代文人墨客赛诗题词之名楼。2010年复建的北固楼是一座宋式仿古十字脊阁楼式建筑。实木榫卯结构,无漆无钉。

一层朝南大门上是由言恭达篆书“东南胜概”,厅内正中摆放由赵黻(fu)的《江山万里图》的局部。赵黻就是江苏镇江人,住长江边的北固山,与大江自小建有深厚的感悟,对两岸的山颜水貌、阴晴雨蔼的瞬息变化了如指掌。他又师从宋代画家李唐,广采博学,别具一格。《江山万里图》以长卷形式描绘长江景色。画面由虚而实,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烟雾弥漫,烟波浩荡层峦叠㠉,惊涛拍岸,风雨交加,小船逆流而行,险象环生,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壮丽场面。堪称南宋绘画的杰作。四周墙上分别是毛主席手书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屋为暗层,主要陈设了介绍北固楼历史的名家书画;三层南北开门,东西开窗,面面皆景。临楼远眺,大江风貌,城市山林,一览无余,重现了辛弃疾笔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胜景。中间主屏风两侧分别临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局部。这副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祭江亭,这座亭子历史上曾为北固楼,楼毁建北固亭。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曾登临此地,抒发他收复失地,报国强民壮志:“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遥想当年,北固山脚下一片苍茫,波涛江汹涌,乱箭穿空,惊涛骇浪。辛弃疾一片赤诚之心却由于朝廷内部统治者的昏庸而报国无门。所以他才在此写下了这千古绝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历史上有名的北固亭为何又改名为祭江亭呢?这和刘备甘露寺结亲有关系。刘备和夫人返回荆州后,孙权越寻思越觉得不对劲,以“国太病危”的名义骗回了孙尚香,随即便被软禁了起来,五年后刘备死于白帝城,孙尚香闻听噩耗,请求去北固山顶祭奠刘备,趁丫鬟不备纵身踏入滚滚长江。她的情义感动了天地,天上的鸟儿水中的鱼儿纷纷衔来鲜花树叶覆盖在她的遗体上,也就有了祭江亭的由来故事。

甘露寺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孙刘甘露寺相亲,“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的原产地。1898年美国传教士吴板桥在游记中称北固山是:“一个皇帝和一个将军的妹妹结婚的地方 。”在下午两点还有几场刘备联姻的演出,我们看还要等两个多小时,于是果断决定去焦山游玩。北固山距离焦山约四公里。

焦山之行

焦山是长江中四面环水的岛屿,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被誉为“江中浮玉”。

我们坐上百人轮渡,在甲板上远眺,只觉得江风习习,远山苍翠,浩波淼淼,几分钟我们便登上了焦山。

迎面的焦山大门,朱漆彩画,一对石狮镇守大门。门旁左右悬挂着清代光绪年间巴州廖伦所写的一副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显得古朴典雅。

定慧寺

由“海不扬波”亭向东,只见一株八百年古银杏树下有一座千年古刹,即定慧寺。墙上嵌有“横海大航”四个篆体大字,上挂横额“定慧寺”。

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唐朝玄奘大师的弟子法宝寂来山创建大雄宝殿,宋代改称普济禅院。元代改名焦山寺,后毁于火,明宣德年间,和尚觉初心重建。清代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才将寺名改为定慧寺,沿用至今,寺庙现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先生和女儿对寺庙和亭台楼阁都不感兴趣,他们对桂花园和池塘喂鱼更感兴趣。于是我们从包里搜出块牛肉月饼,三个个人把月饼掰碎一点点投入放生池中,随着波纹荡漾,黑色的小野鱼迅速围拢上来,随即又消失在水中。女儿说今天给鱼儿开荤,也不知我们喂鱼儿吃月饼会不会要了它们的命,想想它们是放养的更能适应自然环境吧!

漫步桂花园

喂了小鱼,我们沿着木桥循着香味来到了桂花园,桂花开得正艳,小巧迷人的金桂花像小米粒,一簇连着一簇,远远望去,仿佛绿叶丛中点缀着碎金

有的花儿金黄,有的花儿泛白,有的花儿发红,行走园中只觉得香气扑鼻而来,只恨只有一个鼻子吸不够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摩崖石刻

在网上查了攻略,焦山西麓沿江一带。全为陡岩峭壁,有浮玉、栈道、观音、瘗鹤铭等岩,其间有千百年来历代名人的诗人题刻。时间上有六朝、唐、宋、元、明、清;字体上有正、草、隶、篆各种书法,内容丰富,犹如古代书法天然展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是我们意见不统一,不妨就让镇江再留一些景致等着下回再来细细观看吧!

下午四点十分我们坐上返回南京的列车。结束了三山一渡之行。镇江再见!

相关文章

  • 镇江游记

    我对镇江最早的印象,源自孩童时父亲的口中。那时的父亲年富力强,管理着一家乡镇企业,经常出差到镇江办事。父亲一生好酒...

  • 镇江游记

    白素贞水漫金山的故事传说,昭明太子的出生之所,宋词章句中常加以提及的北固山,家庭厨房里静静安放的恒顺香醋。我所赘述...

  • 游北固山

    一篇谈不上游记的游记。 ——题记 来镇江也有三年了,周边的旅游景点都...

  • 镇江西津渡游记

    镇江离南京很近,开车一个多小时的距离,但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也只去过两回。 一次是在中学暑假,父母单位组织镇江一...

  • 2018-09-22 茅山游记

    茅山游记 提起镇江句容茅山,脑海里首先浮现四个字“茅山...

  • 词三首——镇江游记

    《鹧鸪天·夏游镇江》 山虎爬满老城墙,涓涓流水响回廊。 疏蝉低吟声还远,渡口相思趁斜阳。 诗酒兴,晚风凉。可堪醉墨...

  • 【游记】春节行之镇江

    镇江 离开南京,动车来到镇江,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下车,便感受到了镇江与南京的不同。南京是出达官贵人的文化名城,而...

  • 游记 - 苏州 南京 镇江 芜湖

    这应该是至今我出门时间最久、走得最远的一次行程了。离校二十三天,去时秋风萧瑟,归来冬雪漫天。但经历了这一圈精神和肉...

  • 润州|镇江(2)

    游览三山,于是买了个三山的联票,只要120元,还是有点微贵的。首先是焦山,焦山词来源于汉武帝时期隐士焦光隐居在...

  • Day111【0504】

    工作 【20190503上课反馈】 上午 数学课2小时:讲解2016年镇江中考卷 物理课2小时:讲解2016年镇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镇江游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jj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