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学者。在他30多年的治学历程中,著有多部震撼心灵、涤荡灵魂的著作。从《心胜》《历史追寻之旅》到《浴血荣光》《苦难辉煌》,我每次都寻来仔细研读,让我收获颇多。尤其是《苦难辉煌》,更是让我耳目一新、深感震撼。
这本书对近代中国恢宏壮阔的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精彩描述,是思想之作,也是激情之作,更是红色经典之作。这本书揭示了理想信念的巨大作用和蕴含的巨大能量。理想信念愈是坚定,其散发出的光芒愈是灿烂辉煌。在其光芒的照耀下,对于个人,可以兴家立业,实现幸福人生;对于企业,可以迅速壮大,实现基业长青;对于国家,可以实现繁荣富强,长久屹立于世界强民族之林。
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极其深刻、难以忘怀:1935年初,由红十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支队在浙江怀玉山失败,19师师长寻淮洲战场牺牲,21师师长胡天桃负伤被俘,蒋军旅长王耀武负责审讯。第一次见面,王耀武就被惊呆了。他后来回忆说,“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磁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若不是被别人指认出来,王耀武绝对不相信面前这个人就是多次交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王耀武作为首批特赦战犯被释放,仍然清清楚楚地记得25年前与胡天桃的那次谈话,他在文史资料中一笔一笔地记录下当年与胡天桃那场令他震惊不已的谈话。后来,胡天桃被枪杀了,但他在那场谈话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却震憾了王耀武整整几十年。当年王耀武一身将校戎装,在寒冬中与衣衫褴缕、脚穿两只各异草鞋、干粮袋内只有一个破洋磁碗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个人生死。在思想交锋中,一位红军青年将领,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意志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位顶天立地的红军英雄让我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革命之火并未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熄灭,相反,在理想信念光芒指引下,它们越燃越旺,燃向延安,燃向西北坡,燃向华北、东北,最后燃遍全中国。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为了捍卫理想信念甚至可以献出生命。历史车轮滚滚驶入新的时代,也许在我们前行之路上,已不再需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理想信念,但在我们漫漫人生旅途中,仍然需要时时擦拭信念的明灯,让其散发耀眼光芒。创业之时,往往遭遇困难重重、百转千回,信念之光可以扫清前方雾霾,引导我们坚定前行;守成之时,又可能面临难以突破、焦灼倦怠,信念之光又能激发无限激情,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从辉煌走向更大辉煌。
在追求生活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路途上,任凭时间如何冲刷,只要我们有信念支撑,就永远不会迷失了自己,就永远都有成功的希望。既然选择了辉煌,就不要理会当下的冷清与寂寥,只专注脚踏实地、坚定不移;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要计较眼前的黑暗和泥泞,只管风雨兼程、奋力前行。时刻保持心中燃起熊熊的信念之火,让信念之火点亮我们心中的信念之灯;让信念之灯放射出灿烂的信念之光;让信念之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