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好好守护六便士,也不愿抬头看见那样儿的月亮。
在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之后,我就有一个感受:
艺术总是属于少数人的,而生活才是大多人的归宿。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毛姆,在现实和梦想想之间的终极拷问。
100多年过去了,它依旧位于各大图书榜单之首,被阅读爱好者频繁地翻阅。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人到中年,事业有成。
然而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决定抛妻弃子,离家出走。
他的想法不仅让人捉摸不透,行为更是狠心绝绝。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过得贫病交加,可即便是这样他对于画画仍是坚定地执着。
他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辗转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
并同当地的一位姑娘再度结婚生子,后来他也成功地创作出了一系列的惊世佳作。
可就在此时,他得了绝症致使双目失明,随后他嘱咐妻子要在他死后把最后的那副画给烧了。
买下这本书的时候,我曾一度以为作者会把主人公描写成一个历经生活考验。
内心正做着面包与梦想的痛苦抉择,但对梦想矢志不渝的奋斗人格。
可当看完以后我发现自己错了,整个故事不仅不是按照我想象的发展,就连主角也不是我喜欢的。
书里的斯克里克兰德是一个在道德上有着巨大瑕疵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画画天才。
很多人都欣赏他的这种精神,可我却非常地讨厌他。
我觉着他追求梦想的方式太过极端了,以至于伤害了很多对他好的人。
亦或是,天才的光芒都是灼热的,凡人若是靠近必定会受伤。
可甭管怎么说他的那种精神,我始终还是欣赏不来。
毛姆用“我”这个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在小说里,虚实结合,描述也不尽完整给人一种真实感。
又或许,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有像斯特里克兰德这种不顾一切世俗眼光,去追求自己梦想的人。
哪怕他在道德存有上瑕疵,奈何大家往往对于天才的不幸,最后都会化为悲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