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遛弯的时候,和一个狗友聊起了孝敬父母的事。
他说,兄弟姐妹几个,他付出最多,逢年过节,父母生病,他都会给父母钱,估计每年给父母的钱足有四五万。
我问他父母平时的生活起居谁照顾,他说主要是两个妹妹轮流管,他出钱,可以不出力。
作为工薪阶层,每年给父母四五万确实不少,可我总觉他的孝心,缺点什么。
想起当年我和母亲的相处。老妈八十岁以后,每次来我家,都要求住二楼,其实他膝盖有问题,上下楼很不方便,她主要是为爬到楼顶平台上看我种的花草。
老妈爬楼有个习惯,边爬边数楼梯数,往往,她数着数着又忘记了,回到屋子里心里没数就坐立不安,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为了安慰她,我将一层到二层的楼梯数一一标明,二层到三层平台上的楼梯数也逐个写清,老妈再爬楼梯数数时忘了,可以看楼梯上的数字,再也不会为此心烦意乱了。
我的孝,不花一分钱,藏在心底,写在楼梯上。
《论语》中记载,学生子游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人认为给父母好吃好喝就是孝,但是,你养马养狗,也能做到如此。如果养父母不带着尊敬的态度,跟养畜牲有何区别。
瞧瞧,孔老师就将“敬”排在第一位。
我给父母钱,从来不直接给,都是假装整理包包,从包里倒出一把零票子,说零钱不想要了,给爸妈买菜用吧,老人总是乐呵呵地接过,立马跑到外面买鱼买肉给花掉。如果给五十、一百的票子,他们根本不好意思接,说自己有,即使接着,也舍不得花,往往存上。
老妈爱干活,没活干就没存在感,心不安。我经常拿出库存的花生让她剥,实在没活,就拿出女儿的鞋子让她刷洗,总之,不让她闲着,就是对她的大敬。
我认为,在生活不是特别拮据的情况下,仅仅用钱尽孝,那就不是真孝,别忘了,孝的后面还有一个“敬”字。
呵呵,别夸我,我离党的要求还很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