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作者: 在路上2023 | 来源:发表于2019-10-31 18:46 被阅读0次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随感

    如果以前有人问我,“做教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也许,我没有很难有恰当的答案,可当我读完吴非老师的作品《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找到了最精彩的回答。

    “教学像长途跋涉,带着一群儿童、少年,或是稚气未脱的青年往前走,有时停下休息,偶尔也会绕点路,甚至会走错路;虽然我可能熟悉这段路,但我每次带着不同的人,他们最终要去不同的远方。我带领他们,直到他们有勇气踏上一段陌生的路,甚至去冒险;他们视我为同行者,抑或是智慧使徒,要在遥远的未来,当他们回望人生之路时才能判断。”

    多么诗意的表达啊。时光仿佛回到2500多年前,那位在水边感叹时光飞逝的圣人,也曾发出过这样美好的畅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漫漫的旅程,那么,身为教师,我们的旅程中多了一种更为新奇的体验,因为途中有一群朝气蓬勃的生命与我们同行。如果这样看,生而为师岂非人生幸事?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看似聊天式的话语,却包含着教学的大智慧。全书共分“课堂,与未来有关”“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照亮课堂的光”“常识常理 常情”和“这些,和课堂有关”五个部分,王老师说,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可能要上一万多节课,怎样对待每一天的每节课,既是我们的职业态度,也体现出我们的人生态度,前提是我们要弄清楚几个问题:

    一、课堂是什么?

    课堂如同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是我们的一言一行,老师对待课堂的态度,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正如王老师所说,“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不能不慎重地对待自己的每一节课,因为人的一生有12年要在课堂上度过,课堂上发生过什么,课堂将会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不能掉以轻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节课都要提心吊胆,如履薄冰,每一天,我们只是去上一节平常的课,这节课是我们职业生涯1万多节课中的一节,这不可能是使人类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演讲,也不可能是关乎学生生死存亡的一次重要决策。只是一节课,只要我们无愧于心,就够了。教书,像农夫在地里耕作,平常极了。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同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未来在社会上的样子。就人生而言,学校和课堂也许是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了。那么,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做什么呢?王老师认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语文教育为例,教学总提“听说读写”能力,其实最重要的是“想”,是“思考”,如果不重视“想”,“听说读写”必然处在比较低的水平,阅读和写作都可以通过思维获取想象的趣味,评价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智慧,实际上是在评价他的思维能力。如今的课堂中,已经开始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尤其是逻辑、思辨、批判性思维等内容。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直在关注课堂,关注方法,关注效率。有人甚至企图寻求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像工厂的流水线一般,无论哪个老师用起来都屡试不爽。但实质上,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老师千差万别,怎么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方法呢?我们在开创新做法的时候,切不可矫枉过正,一定要继承传统教育中优秀的部分,为现在所用。

    王栋生老师回忆说,“当年听唐圭璋先生讲宋词,教室里挤满了人,唐先生80多岁了,讲话气力不足,但那双眼睛分明在告诉我们,他一直能看到宋代。有老师说,早年唐先生讲宋词,会停下来,拿出箫,吹一支曲子,箫声低回,满座怃然;他讲过的词,那些情境难以磨灭,以后吟诵辞章,耳边常回响着先生的箫声。那不是表演,是教师用生命在教学,那样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几十年过去了,王老师依然记忆犹新,这是宋词的魅力,也是唐老师的教学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呼唤有生命力的课堂,能让学生在这里生长,体会到成长的乐趣和滋味。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二、教师要成为怎样的人?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舞台,那么这里的组织引导者教师需要做什么就得想清楚,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会误人子弟。王老师认为,教师有修养,有智慧,有情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感受学的趣味,潜移默化,逐渐也成为有修养,有智慧有情趣的人,这是课堂的正业。在课堂上所有的人都在学,教师职业的趣味可能在于比一般职业能更直接的观察人的成长轨迹,并在探索与磨砺中成为有智慧的人。如何成为有智慧的人,我觉得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有清醒的头脑,有独立的思想和判断能力。

    教育就是要唤醒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觉醒,教师首先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才有可能去唤醒别人。在课堂这一方净土,教师不能辜负学生的期待,特别对小学生,他们刚进学校时是把课堂当做乐园的,他希望老师不要简单地重复教科书上的话,他希望老师能正确估计全班同学的思维能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校园没有了太多的向往,对课堂没有了更多的期待,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老师是有责任的。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有些老师只需缓缓地在讲台边站定,学生便肃然起敬,那样的老师思虑深邃,有意志力,像精神标杆,只要他们在教室里,所有的太阳都会苏醒。教师对自身的定位和要求要高,除了专业知识要扎实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因为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变化,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多读书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小学教师懂得越多越好,因为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学生想变得有智慧,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一位有经验的老师会把立在讲台前当做享受,他有能力有信心与任何学生交流。

    教师需要读书,需要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一个人成年后的精神追求,主要在于个人的读书和修炼。幼年时,广泛的阅读接受文化熏陶,潜移默化之中,心灵有了正义和善良的种子。在少年时,在青年时,得到了滋养,萌芽了,成了一颗长的笔直的树,——除非有灾难性的看法,否则他不会倒下。

    教师还应当广泛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的教育职责,如何了解学生则是对教师智慧的检验。如果不研究学生的状态,学生就会疏远老师,他们也会疏远知识与文明,教师的教学将没有什么价值。因此,我们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也就大致能了解他成长中发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让儿童保持梦想很不容易,千万别让他因为一件小事,因为一节课失去对学校,对教学,对教师的敬和爱。

    一位教师,要尝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课堂。王老师说,“上课时面对学生,我会想象着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姿态,再过二三十年当他们回顾中学时代时,会有哪些遗憾,会有哪些庆幸呢?”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即使一节课也能体现出教师的智慧与修养,所谓一辈子时间备一节课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教师自身的修炼切不可以放松。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三、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在王老师看来,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会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要不妨碍他人,学生有“想”的自由。会学,敢想,是一个学生优秀的品质,只要有自由的意志和会学的能力,这样的学生就是未来的栋梁。

    学习不是生命的全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在独处时寻找快乐,教会学生在个人空间内培育趣味,这些也是教育的任务,学生带着渴望到学校寻找有智慧的人,向他们学习方法,而不是把自己交给工厂“加工”,或是让学校驯养自己。学生来学校既是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更重要的是他人格的健全和思想的提升。

    文明教育中长大的学生,自幼接触美好的故事,广泛的阅读,滋养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总是能睁大眼睛观察世界,对新鲜事物怀着惊喜,他们在阅读时能想象出场景画面,判断事物内部的联系,推导出可能发生的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互相作用推进,美好的故事抚慰着心灵,他经常能从阅读中获得启示,自我激励,逐渐获得境界。因为有阅读做向导,他的精神通道可以通往无限的时空。阅读成为优秀学生必备品格,我们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在适当的年龄里去阅读应该读的书。应当在中小学阶段阅读的书,到了大学或是走上社会后再去补一是不可能,二是失去价值意义。因此,阅读的时机选择也至关重要。学生有精神追求,有阅读作为基石,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变化下,都会始终如一的追求自我完善。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优秀的孩子对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的,是带着兴趣去研究的。兴趣可以通过教学激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未知世界,引导学生关注未知世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并能有足够的智慧。教师要善于利用机会,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世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培养,需要多种有效的保障,教师的专业技能,课堂的组织形式,学习观念的培养,社会评价文化的认同。

    一名学生当他发现思考的乐趣时,当他开始有理性批判与怀疑精神时,他会有充实的内心,会有对探索的热爱,这样他才能始终充满活力,他才会真正认识到世界的美妙,关注社会从思考身边的事物开始。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思考这一司空见惯的问题,开始思考课堂的意义、教师的价值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只有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自信而从容地站在讲台上,站在学生中间,陪着他们一起成长。因为,有一种信念需要我们去坚守,有一群孩子等待我们去陪伴,——这就是教育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王老师的描述吧: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以另一种姿态在活着,有人用生命去写诗,有人用热血浇灌理想。你也可以为吃馒头而活,但你不能践踏高尚和美丽;教育是要让人成为合格公民,努力让我们的学生不要去买人血馒头吃。

    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滋养师生的生命土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ot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