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

作者: 几只宅猫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20:43 被阅读0次

    流水账这个词,是从小学语文老师讽刺学渣写作文而被第一次记住的。条件反射似的,以后无论多少次听到这个词,似乎都带有贬义。

    财务工作就是要记流水账的!非常重要的流水账啊!它怎么会是贬义的呢?

    随着年龄增长,从熟谙成人心理需求的观察家孩童,长成了批判人性的青少年,又从再次审视童年的极端状态中对人性有了更多的认识。终于开始明白时间在生物形态的不同阶段是怎样筑起高墙,无法逾越的。

    几乎所有的孩子的第一篇作文都是流水账型记录,这其实是非常自然的一种流露。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对世界充满偏见式地感知而不是事无巨细地观察,那么这种孩子一定是先天性精神病患者,脑部肯定存在某种残缺或损伤。

    我们出生在社会上最小的单元结构中,从认识这个基本组件开始,可能需要经过十多年的时间,通过学习和感受,随着自主活动能力地增加才会开始对另一些单元结构有具体的了解,去看见自己身处的单元在世界中的位置。总要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悲欢喜乐的事情,才会开始分明开自己的爱憎,才会对凡事进行“挑选”,并且在这种对挑选进行搜集的过程中发现阻碍,在阻碍中学会接受它的存在,建立或争夺或妥协的个人习惯。这个时候才是一个人能够写出有核心内容物的文字的时候。或者用我以前的说法说是:“能写好文章的人生活多半满目疮痍,心灵遍体鳞伤,它不健康的。”健康得很野生,健康得既不温室也不真空。

    似乎社会文化并不能接纳孩子的这种不成规,或者说,至今未成年人仍然是弱势群体,他们具备弱势的各种特征,没有完全的身体自控感(还没能来得及适应当下的自我形象就已经又长成另一个样子了,他们的身体每分每秒都充满了感知上的不确定),没有完整的内心情绪表达能力,甚至表达空间,于是只能夸张地从是非两极感受中找到坐标,去衡量或表达自己。同时,又严重的没有社会价值与地位,淹没在成人对他们自己童年的救赎幻想之中,从来不被看见。

    痛苦感是一种浸泡感。这是我高一时写过的日记中的一句。我真的用尽了此生的所有精力挨过了被定制好的高中与大学(在自我已经破壳却又没有空间跳出来的阶段)。毕业后发现自由的人始终自由,习惯束缚了的人也习惯再次奔向束缚,逃避追随他们的恐惧,这种恐惧是“无价值意义感”。

    也许我太不同了吧,我觉得这种终于空置了的人生——我终于可以不被浸泡了!欢呼雀跃宛如新生。人生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我终于可以在各种鲁莽的选择中停下来,主动去选择“不选择”也不再被强制选择。在我想不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还是可以用记录流水账的方式来看见更多自己的盲点,那些我可能错过了的可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水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o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