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戏剧
话剧的张力表达--当年在话剧社的一篇演讲稿

话剧的张力表达--当年在话剧社的一篇演讲稿

作者: 落栖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5-02-18 04:50 被阅读1570次

    混了大学社团2年,有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头衔,位置越来越高,可是我还是很怀念当年大一刚刚进来做小编剧的感觉,后来成了话剧社的社长,工作变得越来越无聊了,猛然回头翻看当年和大家一起讨论生活的样子,很有爱那!

    以下是我给大家上培训课时的演讲稿。

    大家好。

    我叫徐诗清,墨影话剧社的编剧。应本社需要,也为了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话剧,我为大家讲述关于话剧的故事。

    首先呢,我想听听你们对话剧的看法。

    (让同学发言,并自己总结)

    看来我们的同学还是很有鉴赏能力的。我这里给了些官方的权威的定义和资料。

    好,从这份简介中,你们会发现话剧之所以高雅而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它完全受观众的口味去表达,它是一个互动。现实地说,一切文艺一味的迎合或者一味的特立独行都是注定要失败,这是不是有点像做人?万法归宗。

    话剧的历史很长,但话剧的历史的在中国很短,差不多刚好一百年。以前的话剧我是看不下去,相信你们大部分也这样,觉着它们土得掉渣了。

    但前人的努力都值得我们尊重,尽管现代话剧的手法和境界都进步他们很多了。

    《屈原》在中国历史舞台剧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以前的历史话剧都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子。但我觉得它还不够话剧,他的对白虽然夸张而富艺术想象力,但和现在话剧的漫无边际,它依然显得中规中矩。

    《茶馆》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把普通话和京味儿的文学作品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事得中国的话剧都是以国语为主流语言的。记得前段时间香港的梁家辉带着他的粤语话剧《倾城之恋》在北京票房惨淡,这就说明了普通话是现在华人话剧的主流。要知道很多学中文的老外可是以能讲北京土话为荣啊。

    《雷雨》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就不多说了。这部话剧成就了曹禺,也标志着我国的话剧事业走向了成熟。

    当然,历史的发展中我们走过弯路。话剧在中国的前身叫做文明戏,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

    文明戏太糟糕了,不中不西,不旧不新,没有特别的剧情,像小丑一样几个人在哪儿搞脱口秀。不提也罢。

    时代的召唤。现在话剧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理想中的话剧是“有高度的戏剧。通俗但不媚俗。要做大剧、正剧,但不曲高和寡”。简单说,好比好莱坞电影,故事简单通俗易懂,拥有广大观众,却还有普世价值观和温暖人心的东西。

    简单的说,可以深刻,可以让观众迷惑,但一定要让观众感兴趣,让观众产生共鸣,不能让观众在剧场里睡着。

    下面简单说说话剧的艺术特性:

    1,舞台性:(看视频,说明话剧和拍电影不一样)。我很欣赏他说的那句:每个演员在舞台上是自己的导演。多说一些关于舞美的:舞台建设和改造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努力用有限的资源在真实的空间里打造另一个梦幻般的时空,这便达到了舞美技术之最高境界。当然这也需要深厚的艺术涵养作为基点。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有点时候也需要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如唱歌,乐器还有舞蹈。

    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这张幻灯片给大家浏览一下中国的经典剧目。大家发现很多作者都是同一个人,没办法文化匮乏的时代,翘楚就那么几个。

    听听百科全书对于话剧的定义: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是不是要求很低?好像说说话剧可以了。

    其实不然,这是个标准的问题,对于话剧低的定义,更有利于不同的话剧团给自己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坚信我们是一流的,正如社长上个学期所提倡的:让优秀成为我们的习惯。所以我应该对自己狠一些。

    我一直认为作出特色是一个团队的高级形态,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又沿用前面的话说:这叫做通俗而不媚俗。所以趁我们还年轻活力,思想还没有被太多的经验主义定格,我们特色。

    价值观应该是我们特色方向的指向。我不知道在坐人的理想,抱负,生活品位,是否思考过人生,但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俗话说得好: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但我想,追求深刻而浮浅,上进而不是颓废,这应该是普遍的。其他的我和大家稍后在讨论。

    成年人有个习惯很不好,就是什么事情都要想出个道理,其实很多事情没什么道理,只是一种任意或者是一种感觉。

    (放映《狂恋高跟鞋》)

    谁说说这部戏讲述了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再问问你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23只羊并排走,遇到一只狼,这只狼走到从左数第一只羊面前没有吃它,又走到从右数第11只羊那里,没有吃它,最后它绕了一圈把从左到右的第三只羊给吃了。你们猜这是为什么?

    你们知道我问这个问题给三岁的小孩,他会在呢吗答吗?一句话:那只狼它高兴!当然我不是说你们不如三岁小孩。我只是想说明,想法简单些会有不可思议的收获。

    话剧看得懂看不懂并不重要,它是用来让你享受新奇的精神体验的,不是用深邃诡秘的思想来折磨你的。

    有时候,如果你一看完就说你懂了,我可能会认为你把这部戏在大脑中异化了。你把本来不属于(或者说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种思想,强行归类到你意识中的某个经验主义的盒子里去了。这是一种常识的悲剧,你的常识把你限制的你的经验,你难以长进,说的难听点,这叫未老先衰。

    在懂得的过程中,有一种经历叫做接受。假如在一个顽固封建人士的常识里,私奔这样的行为是禽兽不如的,于是这个封建人士可能在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话剧之后,表示不可理解或者想当然的认为,这很正常:你瞧瞧,背叛家族没有好结果吧。但如果这个封建人士的顽固性并不是那么强烈,自己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虽然很惨烈,但确实很华丽很感人,他开始动摇自己的封建主义常识。(最好有个人给他动之以情:您没有年轻过吗,您就没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冲动吗?您了解为了爱飞蛾扑火不顾一切感受吗?)于是,他抛弃了自己的封建主义常识,开始接受新思维,这是很有勇气的事情,因为随意动摇自己的信念可以被人们认为这个人没有原则。想想看,如果那个封建主义人士不再了封建,他让他的儿子娶了个相爱但身份不配的女人,他就得承受压力。他们家更老一辈的封建人士会说他软弱,姑息放纵自己的儿子。

    所以话剧史上重要的作品都是对当时的道德观念产生过冲击的,现在的话剧干脆不讲什么道德观念了,它只张扬人性,把人性夸张到不顾一切的地步。道德好像是一把枷锁,在话剧的舞台被人类心底的冲动不断地抨击着。

    然而道德的确不是普适,很多境况下它令人为难。下面请一位同学配合我玩一个简单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你想得到对你一生很重要的人的名字或称呼,可以是未来的爱人和孩子(比如,爸爸,妈妈,爱人等等)。

    好,他在写的时候,你们可以开始思考这样问题:

    也许大家听过。假设你是一个铁路扳道工,你可以快控制火车开向那条轨道。这个时候有火车开过,有一群小朋友的火车的正常轨道上玩耍,他们不知道也已经来不及躲开了;而在另一条废弃的轨道上只有一个孩子在玩耍,他也不知道火车来,而你只要动一下,火车将驶向废弃的轨道,一群小朋友便可幸免于难,但是那个在废弃轨道上的孩子就丧命了,你会这么做吗?

    写好吗?现在必须擦去一个你认为可以擦去的人的名字。

    在擦去一个,

    。。。。。。

    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名字。

    谈谈你的感受,是不是觉得很痛苦,是不是很为难?这就是因为道德观念在你心中,你先擦去曾经帮助你的长辈的话,是不忠,先擦去父母是不孝,先擦去朋友是不义,先擦去老婆或老公是负心。无论作出那种抉择,你可能都要背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加上花心大萝卜的种种罪名。

    比较划算的答案是只留下你的老婆或着老公。父母会先你而逝,子女会离你而去,朋友会有各种原因各奔东西,只有另一半会陪你一辈子,所以婚姻的美满是关系到人一生的幸福的。

    铁轨的问题,是不是也很为难,说说你们的看法。(请人发言并总结)

    所以道德的作用很有限。虽然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这样直接而无法回避,但是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两难的事情,你们最终肯定是遵循欲望的。

    所以话剧直面道德的悖论。

    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心中的道德如此无力呢?这是因为道德是人定的。知道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政治家叫管仲吗?就是他提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就是一个国家要用礼义廉耻去约束国人的行为。但管子是个什么人呢?我认为他和鲍叔牙为好友一起做生意,但总是多分钱;打仗老从阵地上逃跑;辅佐公子纠射杀公子白失败,后来公子白即位后他又辅佐新主;可以说他是圆滑狡诈,说得好听点是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管子本人绝对不够礼义廉耻这四个字。那么为什么他要用这四个字约束他的国民呢?很简单,他作为统治者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可悲的道德被成了工具。就连万世师表的孔子也被封建统治利用了。

    自古开国的君王,如刘邦,朱元璋等哪个不是鲜廉寡耻。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的内容,我是想帮助大家理解即将排的大剧的剧本,大家看过没?也是想说一下自己对话剧理解的一些更多的浅见。

    前面已经说了道德的局限是因为这些道德标准是社会安定的需要。现在大家就明白道德是人类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更前面我已经提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其实不同地方的人就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比方说,在一些较发达的地区(上海啊,深圳啊,美国啊),一个囊中羞涩的妙龄女郎可以在酒吧和某个男子搭讪,骗取些酒钱饭钱,心里并觉得有多么多么羞愧,反而鄙视那个男子,谁叫他这么色啊。但是,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女人们会觉得这种行为就是出卖色相,不知廉耻的,从他们极为传统的价值观上,这种行为是不值得认同的。

    而话剧正在不断冲击价值观的底线。话剧是一种真正的人文,我认为它的价值核心是在于人,堂堂正正也是赤裸裸的人,在这样的基础上一切都是可以被认可的。我可以预见将来的话剧的主题将会越来越黑暗,也越来越真实。

    所以说在话剧这个无所谓对,无所谓错的舞台,理想这种东西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就好像一只小猫追着自己尾巴跑。如果,现在话剧你看出什么理想主义光环的话,那么顶着这个光环的角色一定是很悲惨,没有什么好下场,就像去年我们那个传说中的方波。

    黄昏对我来说,是最亦真亦幻的一刻:太阳再也无力将光明笼罩大地,世界露出他黑暗的本质,人们再也不需要在阳光下虚伪,在阳光下揭露别人的伤口,在阳光下坦荡荡地心慌,我们可以在黑暗中隐藏伤口,在黑暗中找到最真实的自我,你会明白宇宙没有形成太阳之前就是这般混沌和黑暗,你会明白本质在这里,黑暗就是光明之母,一切之母。

    所以带着你最纯粹的心跳和脉搏来欣赏话剧,不要带有见识,不要带有评判。

    最后说一些和话剧不大相关的事情,一些戏外的浅见。不想听的,可以散了。

    一,习惯的力量。你们所谓追求理想,不过是追求一种令你心里舒服的东西,并且很傻很天真地把它称之为幸福。快乐是什么,有些人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他觉得幸福;精神病人自残自虐,他觉得信服;你问一些老一辈的辛勤之人:大妈,你别忙活了,不累吗?歇会儿啊!她会说:不累不累,我习惯了,不这样我不舒服。有的人就讨厌吃山珍海味,反而咸菜稀饭他觉得舒服。这些都是习惯的力量,习惯了的事情即使对别人来说再艰难,对你来说都是种幸福。所以如果习惯优秀,那么虽然优秀对别人来说是一种艰苦,而对你来说确实一种幸福。

    二,放下执念。前面的讲述对于你们大部分来说都是一种颠覆,至此,我们模糊了道德,价值,理想,还有上一点提到的幸福。原始地说,这些东西都是人的自我限制,本来没有的,天空就是天空,世界本无情。老子说得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放下所有的观念,你虽然不成成佛,得道,但你可以拥有像神仙一般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

    三,接世而不必太入世。若你通过我的讲述,已经深谙厚黑之道,可以有自信在红尘中混得风声水起,那么请你在保持一点纯真,不然黑夜中你一个人对着镜子你会感到异常空虚。

    四,不要放弃自我修养。无论你们持有什么观念和习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在抛开凡胎肉体,揭开一层又一层的意识化的虚伪时,在你的精神完全裸露时,希望你们仍是魅力的。

    五,至此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你逍遥于世间。

    这是话剧教给我的全部。

    谢谢大家聆听

    徐诗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话剧的张力表达--当年在话剧社的一篇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py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