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前夕,娟子给母亲发了一条长短信,情意真切的表达了远离家乡对母亲的想念以及节日的祝福。满心欢喜的娟子期待着母亲的回复,幻想着母亲欣慰的笑和对女儿贴心举措的感动。
千盼万盼,母亲回信了,“谢谢。”
娟子莫名的恼火了,母亲为什么这么“冷漠”?母亲难道不应该反过来关心关心我的近况吗?为什么只是短短“谢谢”两字。
娟子不明白自己的郁闷是源自失落还是不平衡。自己给予母亲的爱为什么她却视而不见?娟子想不明白。
思维里的一堵墙娟子的表现初看有些令人不能理解,但细想,生活里的我们不也常常这样吗?
我们习惯在付出时,希望得到对方的某种回应或者某种效益。你今天因为别人口渴给了他一个梨,明天你口渴的时候,你觉得别人应该还你一个梨。就像娟子那样,把亲情的交换当做爱的无私奉献。
当你真心付出的时候,你并不是高贵的给予者,不过是个自私的有欲求的平凡人罢了。
我们尝尝容易自我满足,被自己感动,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在潜意识里总能无限的放大自己的“功劳”及“成就”。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那一点点虚荣心,也许只是习惯了不能吃亏,有所失必要有所得。这不是给予,只是你欲求不满而已。
爱我所爱以欲求的角度去施爱,你永远是不会得到爱的满足的。人都是自私的,不求回报的爱和有所求的爱,傻子都知道怎么对待。由此可知,有欲求的人永远在计较得与失,因而从不知爱为何物,不求回报一心给予的人一直在传递爱,播撒爱,他们的世界永远是春暖花开。
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物本事,而是对待事情的想法,和我们自己“编造”的故事。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