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卡尼曼在经典著作《快思考、慢思考》中说过:“我们都习惯了不去想我们的习惯是否有道理。”说到底,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习惯的行程是由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经过外部环境的刺激所总结出来的,从而获得一致性的行为,并养成习惯。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明白大部分员工的行为都是顺从习惯的,做好行为管理,将会在企业运营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单来说,行为管理就是管理人员找出企业运营过程中与业绩有着因果逻辑关系的行为,然后将这些行为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复制运用到员工中去,并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方法,不断让此行为重复,促使行为在员工中形成习惯,从而提高企业中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而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发展。
一、案例分析
公司中,有一个员工经常迟到,迟到是一个错误的行为。管理者要运用有效的手段,让这个员工由经常迟到,变为每天准时上班。就是一个进行行为管理的过程。
但是,要改变一个错误的行为通常是不容易的。因为经常发生的行为就是习惯或惯性,习惯的形成可以深究到我们大脑的潜意识。而潜意识的力量要比我们显意识的力量大10000倍,所以,人大部分时间是被潜意识控制,而不是被意识控制。发生在人身上的情况,经常是明明知道某件事不可以做,但是,还是会去做。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去做,却没有做。这种矛盾现象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发生。
所以,如果我们要让行为的改变进行得彻底持久,就必须把新的行为形成习惯。通常情况下,企业主要依靠奖罚制度来帮助员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迟到就要扣奖金。销售业绩超过一定百分比,可以拿到更多的提成。在这里,奖罚制度就是一种有效的行为管理手段。
二、企业行为管理的几个做法
1、制定发展计划和目标
行为管理的本质是建立一种企业内部文化,通过内化高效行为的方式让企业个人和团队都能够利用自身的技能和习惯企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而制定发展计划目标则是以企业绩优人员的行为标准,制定团队阶段性的整体目标。再通过分解大目标,分解为部门、团队、个人的小目标,通过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对话,将阶段性目标内化到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将高效的行为传递到每一个人身上,进而为企业后期的发展做好铺垫。
2、建立行动标准行为
管理应该避免含糊不清的标准,而应该在一致性行为的基础上,清楚地告诉每一个员工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地步。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变企业内部不良的习惯性做法,推行高效行为的标准,对行为的质量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做到企业内部一致性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3、定期指导和反馈
在企业内部总是存在业绩突出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应当集合不同业绩突出员工的特点,选择一些愿意分享自己行为习惯的员工,给他们创造一个指导其他员工行为的条件,通过定期的指导和反馈,总结一致性行为的特点,进而在企业当中推广发扬,在实践中推行行为管理。
4、组织团队进行表现回顾
定期的回顾总结也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好行为,所以在行为管理中要推行定期进行表现回顾的行为,从而让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明白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改进工作效率等。
总结:
行为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一个成功项目的行为管理是一蹴而就的。根据调查,要想要彻底改变一群人的工作习惯,并建立新的良好工作习惯,至少需要3-4个月的时间。如果仅仅把行为管理当成一个短期的项目去执行,而缺少后期管理人员持续的付出,业绩提升则会像昙花一现般短暂。所以企业管理者要确保行为管理有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思路和方法,建立组织高效人才库,才能提高企业行为管理的整体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