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679天分享
01 小菲内向,这是真的吗?
去年夏天高考报志愿,菲麻彻底改变了对小菲的看法。
“我有个学姐是某某学校的,我咨询过她的学校高考录取情况。”
“上海科技大学有个学长说,他们学校实力还行,我可以考虑。”
“专业方向我考虑好了,医学和语言类的。”
菲麻惊讶于一向不怎么跟人打招呼的小菲,怎么可以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学姐学长帮她,也惊讶于小菲对自己未来要学习的领域和学校排名如此的了如指掌。
菲麻非常不能理解,这完全不符合她的性格!在菲麻心目中,小菲说话做事不紧不慢,与人打招呼总是一句问候后,基本没了下文。菲麻赶紧跟着补充一句:“这孩子内向,不太爱多说话。”菲麻心里那个怨,上窜下跳的。遇到事情,小菲谨慎又犹豫,很少快速决断。菲麻私下里跟菲爸抱怨说,这孩子这么内向,怎么适应社会啊!
按着小菲的想法报完志愿后,她没有变成一个外向的,大方的人,见到不熟悉的人还是不肯招呼。每天照样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写写画画。想一想也不意外。小菲的脸上从来没有写着「内向」二字,是我不知不觉给她贴上「内向」的标签,并武断地认定那就是全部事实。即使经常发生一些例外的事情,菲麻也不会放在心上,依然寻找着小菲没有做到的事情,证明着菲麻的预设——小菲是个内向的孩子。
02 我们塑造了我们的孩子。
“我就是粗心”、“这孩子多动”、“某某是个内向的孩子”……
每个人都通过(往往是自己意识不到地)贴标签,对复杂的现象包括人的行为进行简化概括。
你会发现,一旦你得出一个结论,给对方贴上一个“标签”,很快就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给他贴上“磨蹭”的标签,你会发现,这孩子就是磨蹭,写作业慢,穿衣服慢,收拾东西慢。即是偶尔孩子会飞快的完成一次作业,你会在心里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不肯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
如果我说:“小菲在大部分时候表现得符合一般人对内向的描述,但偶尔也会有毫无缘由的外向”,这种表达太复杂,不符合一个人的思维表达方式。不如直接说:“她这人就是很内向。”这几乎等于是正确的,外向可以被忽略不计。那样一来,今后菲麻就会以对待一个“内向”的方式来对她。
有时候是建议:“你看,你总是这么内向,应该表达自己……”
有时候是指责:“你这样下去走到社会上怎么办?”
有时候是鼓励:“加油!多跟人交往!”
还有时候是不恰当的赞许:“今天的表现对你这么内向的人来说真不容易……
这些出于麻麻好心的提醒和鼓励,都会让“内向”的印象在麻麻和小菲之间加深一次。很有可能,她也会越来越多地按照“内向者”的角色来自我塑造。
“我不用多跟人打招呼,因为我妈妈说我内向。”
“这件事需要跟很多人交流,我做不来,因为我不擅长打交道。”
所以,孩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父母语言塑造出来的。
03 用“看”改变自己的眼睛。
俗话说“十天养习惯,十年改习惯”。一旦给孩子贴上标签,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怎样做到不给孩子贴标签?我建议采用观察正向行为的方式,把目光聚焦在孩子做对做到的事情上。否则会被孩子内化到心里。如果孩子认定自己没有能力,就算他做成了很多事,他也会想:“但还有更多没做到的啊。”
不要用“大概率”发生的情况,简单粗暴给孩子贴标签——她不经常大声表达,她就是“内向”的孩子。我们始终记得她有例外——哪怕就那一次——那就意味着“内向”的结论站不住脚,她只是选择大多数时候不主动。她有主动的能力,只是不常用。父母要做的,就是观察到孩子有与平时不同的地方,并扩大化、多强化。即使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表现自己,麻麻会想:她完全知道该怎么表现,只不过这些场合她没有兴趣。
父母要时时提醒自己看到“问题”还有不一样的时候。
父母要看什么?看过去曾经发生的例外,看曾经做到的成功经验,看与日常大概率中的不同之处,你会发现,过往的定义不全对。
我们信不信任他人,不在于他做了什么,关键在于我们愿意看见什么。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到不一样。做到不一样,感受才不一样。你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大声说出来,用我们的语言塑造我们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