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曾参加南昌起义,八路军总司令,十大元帅之首。这样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写信给别人借钱,还明确表示不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还得从抗日战争期间说起,1937年11月6日,朱德在山西昔阳给他的前妻陈玉珍在写信,希望她变卖书籍及家中产业以救济自己的母亲。可想到陈玉珍作为自己的前妻,一个人十年来支撑南溪家庭已经十分不容易,恐她无钱再支持家乡母亲。他感到很犯难,后来他想到了此时在泸州以开药店为生的旧日好友戴与龄。
戴与龄小朱德两岁,是仪陇县马鞍人。他们感情真挚,还一同参加过科举。1916年的护国战争中,朱德还邀请戴与龄出任本团军需官。朱德万里寻党、在德国和苏联学习期间,戴与龄多次接济朱德,还追随朱德参加了南昌起义。他们密切合作、坦诚相待,论公论私,都是惺惺相惜的挚友。1937年11月29日,朱德提笔给戴与龄写信,希望他接济川中老母。
朱德在信中首先向老友介绍了抗战情况。接着,朱德通过“差堪”二字,委婉地提到如何得知好友戴与龄和自己家庭的境况,并为好友开药店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他忧心忡忡地向好友倾诉了家中的困难:两位母亲遭遇荒年,又年高乏食、不能告贷、无以为生。而自己为革命事业,“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因此希望以好友关系向戴与龄募钱200元,寄给老家的朱理书。信中那句“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字里行间不仅反映出朱德的拮据和抗战的艰辛不易,更承载着二人友情的弥足珍贵。此时此刻,朱德能托付的除了玉珍,就只有戴与龄了。
读了这封承载着报国之志、孝母之心和勤廉之德的特殊信件,戴与龄深深感动了。他没有想到,堂堂八路军的总司令,竟连区区200元钱都拿不出来。如果换做是国民党,就是一个小小的营长、连长拿200元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戴与龄立即给朱母寄去200元,使饥饿中的两位老人得以及时渡过了难关。此后,他想尽一切办法,多次捐助朱德的亲属,并且还动员自己的亲属十几人投身陕北或华北抗日前线,因为他坚信朱德要走的路和做的事是正确的,是值得他竭尽全力去支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