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
中秋节放假,一家人去看了《妈妈》这部电影,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容易动情的人,一个随时会流眼泪的人,其实眼泪特别珍贵,也特别廉价,我的动情,是因为我慈悲的心吗?还是我的情绪不受我自己的控制呢?
看的过程中很多的思绪,有欢笑,有无奈,有悲伤,有惋惜,更多的是一种祝福!
一、童年缺失的爱
她,一位退休大学教师,一边做着义工,一边照顾着自己患高血压的妈妈,用稀松平常的生活、细枝末节的日常,娓娓道来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对父亲的爱是复杂的也是深层的。她在神经混乱中,深更半夜跑到自己小时候的住宿地,想象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那种温馨,那种幸福,深深地印在她的心底。那种场面和感觉,让我这位心理咨询师,有种惋惜,有种痛苦,有有种悲凉之意。
作为考古学家的女儿,年轻时候的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爱,是深层的,然而,在与爸爸妈妈分别的时日里,缺少的爱,陪伴,始终没有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即便长大了,她想要的爱还是想在父母身上去找到,一个人没有结婚,没有子女,没有成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组建的家,那种快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被流失掉了。
特别是当听到她在神志不清的时候对着医生说:你把我爸爸找回来,然后我就跟你结婚,我跟你结婚后,你就出去工作,我爸爸在家里陪伴着我。这样的话语,深深显示出小时候对爸爸的依恋,没有得到充分陪伴的后遗症啊!
二、妈妈的伟大
本来是自己照顾年迈的妈妈,在得知自己患老年痴呆,一本《忘了自己是谁》的被妈妈看见,妈妈还打趣地说这个病真可怕。
经过深思熟虑,她送妈妈去养老院,妈妈呆不惯,回来才得知女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
送她去养老院是希望不拖累到妈妈,回家后的妈妈,发现女儿时不时出现幻听,幻视,遗忘,生理功能失调,清醒时刻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85岁的妈妈,仍旧耐心无条件地去用自己的力量去照顾自己的孩子,那种对于生命不放弃,把自己照顾好,还要照顾65岁时常神志不清的女儿的场面,令人感动!
是啊,无论孩子多大,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母亲大,孩子小,这是生命传承的力量!
只是,让人看到孤苦伶仃的两个老人的身影,不免觉得惋惜,想象着要是她们有自己的孙子,子孙满堂,那多好啊!那么她们就会有更多的欢乐,更多人照顾,更多的幸福了……
可是,人的生命历程都是靠自己走的,也许她们的选择就是她们自己认为最棒最好的选择,外人怎能够知道其中的意义呢?人就是短短几十载,如何过,如何活,都是有心而造啊!
三,慈悲的传递
你有没有觉得,人的一生匆匆忙忙就过了,你可以留下一点什么吗?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她们一颗慈悲仁爱的心,她们是社会的贡献者,在退休之后也经常做义工,帮助别人,这就是一种人生爱的传递。
当一位少女,在车上偷手机栽赃给她时,她没有指责,没有抱怨,只是欣然地接受了。
当那位少女,再次出现在她家里偷东西,少女被抓后,她想到的是可不可以救她出来。
当那位少女被她救出来后,她还给了少女一大笔钱,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随心做想要做的事情。
而少女的一番话,却让人沉思,少女说:表面上是你拯救了我,事实上,也许是我成全了你!
是啊,当你想要做好事情时,需要有人成全你,成全你慈悲仁爱的心,这也许就是一种互相成全的人生吧!
然而,当你做好事情时,是不求回报的,老天会把好果子给你!
人心总是有良知的,少女拿了这笔钱后,改邪归正,读书结婚生娃,过上了属于自己的小幸福的日子,当她回来感恩时,会让人觉得所做的一切好事,都是值得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救赎的过程吧!
未来会发生什么,其实都是未知的,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需要给孩子勇敢追求快乐人生的自由和边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也会发现,慈悲仁爱善良是一颗能够永远照亮人心的灯塔!
看电影,听故事,悟人生!其实走着走着,我们常常也会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最初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人生仿佛蜉蝣,朝生暮死,随波而去……活在当下,坦然面对一切,也许会获得另一个层面的新生。
人与人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