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关于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主要几点是这么说的:
第一:我看书没系统
第二:读的很快,而记不住,书要都叫我记住了,还要书干什吗?书应该记住自己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
第四:不读自己得书,不看自己的书
第五:哼,算了吧
倒是生动有趣的很,我也是如此,起先总觉得要有点收获才好,每个字都力图尽收眼底,晦涩得部分还反复多看几遍,甚至若尤其是得拿笔画一画,不过到最后好像还是什么都没记住,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但又觉得不稍微记录一下就毫无意义了,再三纠结之下随意记下一两点图个心安。
最近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想到了上学时候老师要求读得一本书,费先生得《乡土中国》,本以为社科类书籍都是晦涩不堪得内容,颇为意外的,先生的表达方式通俗易懂,在概念的描述上借助事例加以说明,且不说记得多少,想必是有些许启发意义。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内容大概是对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与“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观点悖论,其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观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时代特征是伦理的不明确,不知谁为亲,不知谁为子,所有人混居一起,安土重迁,以耕地为中心,缺乏流动性,社会关系极其稳定,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先生称之为“面对面社群”。
在稳定的环境中,没有奔赴远方开拓新土地得必要,从出生到死亡,所接触到的人几乎是固定的,生存所需要的技能都能从经验中取得,世代积累的经验也就成了打上了时代烙印的文化。当然并不是现代社会声音,图像和文字所形成的文化,而是一种所有人都普遍接受的社会环境,日常生活和事业上所需要的象征体系自然也无需太过复杂,有事打个招呼就行,加上既定环境的稳定性,对文字几乎没有需求。
由于本身关系的形成大多由于血缘及以此产生的亲属关系形成差别和次序(差序格局),所形成的社会范围也就成了由个人为中心向外推形成了波纹圈子。但应当明确的地方在于,乡土社会中由血缘和生育所构成的社会范围都以父系纽带为轴心,也因此形成了足以替代地缘概念的意义,因其本身就是一个家族所形成的范围,当然嫁出去的女儿或是外来的人员并不能算作这个范围之中的,甚至好几代人都无法改变这种“外人”的身份。以生育和事业合作为模式的家庭却也给这种面对面社群中的“一览无遗”加上了男女有别无法理解的矛盾。
当然这种“外人”身份也并非没有好处,乡土社会中的管理并不存在律法一说,主要依据文化环境的教化作用和经验积累相关的长老统治,礼法在社会活动中成为主要工具,现代意义上的律讼倒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丑事,商业活动在社会中也无法有效的发生,因为在血缘为纽带的关系中,相互帮助和接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相互亏欠反倒成了维护稳定一种工具,明算账只是陌生人才会有的行为,就算有商会也不会与亲属发生的关系,“外人”这个群体尽管在文化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却在这种商业往来中扮演了中间人角色,推动着社会的变迁,让道德联结逐渐往契约方向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成为可能,但法制也并非完全能够尽如人意,法律本身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应当说“人依法而治”,这过程中就不免加入人的主观思维,这是传统人伦礼法的并发症。
乡土社会中的伦理模式是自我中心的,差序格局中的道德首先是要“克己复礼”,再通过亲疏远近判断行为事件是否是合乎规范,公共事业也包含着私人感情,相比之下,理性思维在社会管理中要公正的多。最初的理性思维自然也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一小撮人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先锋,也因而获得了时势赋予的权力,人类行为最初的动机是基于生存的需要,不断的改变和提高似乎来源于人的欲望,对于效率提高和解放双手的欲望,尽管在个人层面来讲,行为的动机时多种多样的,但奇特的地方在于这些欲望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却是符合人类整体目标的,好比书里说的婚姻生育,从个人来讲可能是因为爱情或是其他五花八门的原因,从整体层面来讲,却促成了人类文明的延续。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对于文字使用的内容,书中所阐述的乡土社会并无需文字的使用,全凭习惯和彼此之间的信任,有限的范围让这成为可能,稳定的关系也基于了解,而不是感情,以至于现在门铃和电话响之后询问对方是谁,另一边则答复说“我”,却也能知道是谁,基于这一点,乡土社会中的人不识字并非是愚昧的表现,自然也不是智力上的不足,而是没有使用文字的需要,自然也不会去学习。我还是想再引用一下前两天看到的一句话“很多人以为在思考,其实不过是在重新整理偏见”,在诸多的环境中仍然适用,很好的说明了城里人眼中的“乡巴佬”,忽略了环境的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变革都需要前期的文化环境铺垫,倘若只有规则和制度的推进,也不辅以配套设施,却有可能成为混乱的源头,或是制度的形同虚设,“人行天桥禁止摆摊设点,违者追究责任”的标语旁边你贴膜的卖糕的经久不衰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
通篇不知道在讲什么,逻辑混论,观点不明,权当是记录练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