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幅画
无价之宝的珍藏品昨天晚上8:00准时打开手机,聆听了第13期布客说,杨卫平老师《我是老师,也是永远的孩子》,杨老师那温柔动听的声音,一个个美好难忘的故事娓娓娓道来,听后意未犹尽,回味无穷。好期待拥有这本书呀!
3个月,学生为杨老师画了102张画像,她为学生写了58篇日志,这是一份多么独特的师生情缘,一段多么美好的教育"情画",这也是一本充满温暖和感动的书!
虽然还没有亲自品味这本书,但是看到杨老师幸福满满地讲述这本书的创作缘由,看到铺在地板上那一张张精美灵动的画像,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没有平日里杨老师对孩子们润物无声的关注和关爱,没有学生对杨老师的崇拜和喜欢,一个12岁的小姑娘不会每天坚持给老师画像的。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融洽,这是多少老师想要的模样!
在讲述中,杨老师对烁的认可及烁的改变, 尤其是烁的那篇文章特别令人感动。杨老师用自己亲身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而是激励和唤醒;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杨老师用爱心、童心、诚心打动着她的那群孩子们,也深深地打动着我!也正如杨老师所说: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书。
杨教师的幸福来源于每天日常的、琐碎的、平凡的生活。但作为老师的我,有时却不够淡定,班里有个别学生无论你怎样软硬兼施却无济于事,为班里考试不理想的学生惋惜发怒,为不学习又惹是生非的学生电闪雷鸣,为学习不在状态的学生唉声叹气等,我的情绪总是会情不自禁被孩子们牵绊着,细细想来,还是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够,境界不够,智慧不够。
杨老师告诉大家:教育孩子,闭上说教的嘴,改掉唠叨的毛病。表扬三忌:忌浮夸,忌敷衍,忌空洞。表扬三要:言之有物,指向具体,实在诚恳!听了杨老师的讲述,受益匪浅。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从杨老师的讲述里,使我想到了雷夫的巜第56教室的奇迹》,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是什么东西在决定了教室的尺度一一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老师作为教室的主宰者,不断学习成长,让教室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收获知识的沃土。
我是教师,也是永远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也希望像杨老师那样永葆一颗童心,以“儿童的视角"去走近孩子,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走进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在陪伴孩子的点滴时光里,和孩子一起童心飞扬,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