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经验和理解构成了他的生存。
心灵就是成象的所在,象在哪里,心灵就在哪里。
心灵不是像心脏那样的东西,可以裹在一个身体里,心灵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你我这样的生物存在、交往的方式,在这个层次上交往。
把Sorge译做烦,极而言之,竟有点把中国思想中对“心学”的注重强加给海德格尔的嫌疑。
看是一个建构过程,我们看到的世界图画是建构起来的。我们有时说,我们的认识是对世界的反映,那么,那是一种建构性的反映,我们说一种理论反映了时代精神,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一种生活理想,都是在有所建构的意义上说的。像镜子那样在同一个平面上镜映,是反映的一种极限情形,虽然可以用它作起步的例子,但不能限于用这个例子来理解“反映”这个概念。
没有看,就没有样子。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只有一个主观的世界,无论主观客观,都要有这一“观”,我们是在这一观的水平上,在人的成象水平上,区分主观客观的。客观看到事物之所是,主观看到事物之看似。
人的眼界并不更正确也不更有效,但人有一个更丰富的世界。在心灵的交往中,世界以最为丰富、精微的形象显象,相形之下,草履虫的世界实在是非常单调。
从不向前移动的人会说他正在打基础。历史和个人发展都说明,基础从来不会是足够牢固的,从来是岌岌可危地向前迈进,然后返回头巩固基础。
常有后学给我寄来一个又一个哲学体系,其中有些青年是诚恳的,我不得不诚恳相告,他们乐于思考,自是好事,但他们写的东西毫无价值。这难免会开罪年轻人。他们生活在一个远为开放的时代,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看到任何东西,然而他们中有些人却仍然像我们当时那样自以为是,浪费宝贵的青春,让人惋惜。
道德理论和量子理论不一样,量子理论你没学过就一点儿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道德理论呢,就其大意来说,和我们平常的议论似乎差不了太多。一种道德理论,无论它多玄奥多复杂,它的基本论点似乎和我们老百姓的议论没多大差别。
单纯的看法,无论多么相反的看法,多么激烈的看法,――如果并不和做法连着――都无所谓,只有怎么做才是重要的,哪怕在哲学思考这种高度抽象的领域也是一样。
维特根斯坦年轻时说:“善的本质和事实没有任何关系”,这只能是说,在赤裸裸的事实层面上,善恶这样的概念是无效的,然而我们却不是从赤裸裸的事实层面开始来理解世界的,我们是从生活世界开始理解的,如果我们在分解世界的时候失去了善恶,那只能说明分解是会失去某种东西的,虽然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我们有时必须失去一些什么
只有我们人类懂得善与恶,而这种“懂得”影响我们的生活。人类懂得善与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人类格外善良。实际上,我们对人类自己的残害,不是任何一个其他的物种能够做到的。人类懂得善与恶,这意味的是,这种“懂得”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解释人类行为的时候,就必须把这种“懂得”包括进来。
自然选择的单位是基因,生物个体,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基因复制自身的“生存机器”,而基因则是这台机器的“发动机”。从长时段的自然选择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善于保护自己和复制(繁殖)自己的基因留存下来。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自私的”基因留存下来。
本质不仅是渐渐被发现,本质也是渐渐生成的。我们随时为自己提供示范,我们随时让本性成长。
哲学追索根本的道理,使各种道理贯通的道理。追索根本道理,不是无限向前追逐,而是对道理之为道理进行反思。
我们的一切品质、一切愿望都在从事情本身中获取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