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听孟云老师分享《什么是教育》,因为小孩要睡觉了,所以听完张爱敏老师对什么是教育的感悟之后,我关了手机,虽然我人去陪孩子了,但心里却一直不能平静。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却有些惭愧,虽然我也是在用心教孩子们,当孟云老师的导读问题1问出来时:教育是什么?我还是很难回答出来这个问题,当梁树丽老师说: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还要用知识育人。我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教育就是影响,用自己的言行举止,魅力去影响学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95178/2bf8450885c04d72.jpg)
当孟云老师解说本书的作者卡尔.雅斯贝尔斯时,我不仅到了作者的伟大,而且感到孟老师语言上的坚定和有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95178/4aa03873c69dc284.jpg)
教育是教育者以爱作为滋养,审视学生的处境和心灵,敞开心扉,秉持开放的态度,通过无尽的追问,平等的交流,使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成长。反思自己的从教生涯,我对学生的爱一直为变,如果说变,应该说随着自己年龄增长,自己在教育学生方面变的更理性,更灵活,更智慧些。我给孩子们很大的安全感,他们很愿意和我说心里话。我还记的一个孩子,他很内向,当他在家里面得不到爱的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他默默的走到了我的办公室,问我老师,能和你说说话吗?老师,我想听英文歌,我能去你办公室听吗?他每天放学后他都去听歌,从刚开始的只是听歌到慢慢地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到最后我说起他的父母的关系。虽然当时我不太懂教育,但是我却做对了事:就是允许,倾听,让孩子放轻松,让孩子敞开心扉。还有一个男孩,就是今年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他看上去呆呆的,但成绩还可以,所以老师们对他的期望还是很大的,这样一来,关注他就多了,所以他的上课不听,睡觉,不做作业行为肯定是老师们不能容任的,作为班主任,我对这位学生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好,但每当其他人老师向我反映他的问题时,我真的也很无奈,又必须管,家长也叫了,语文和数学老师都耐心的说教过他,但是对他都没有太大的作用。我苦苦寻找,觉得他好像在逃避什么?逃避困难。就是我们所说的懒,但你要说懒吧,这个孩子的字体写的还是比较工整的。我迫于任课老师的压力,和他来了一场对话,好像他特别愿意这种平等的对话,就好像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你不喜欢语文,对吗?为什么不喜欢语文?那你喜欢什么科目?这七门科目里面,你更喜欢哪一门?如果你妈妈像你一样喜欢这个孩子或不喜欢那个孩子,就抛弃那个孩子,行吗?那我们是不是现在就找到问题所在了?那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是不是在语文或者是数学方面遇到了困难?那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你是不是就可以不管不问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就这样我们的谈话很顺利,学生没有抵触学生,我也没有在说教,只是在引导他自己再想问题,想办法。但当时我不知道这属于不属于或说现在也不知道它属不属于苏格拉底式的问法,但是我觉得那个孩子好像听进了我话,我已感觉到他在思考。我非常满意那次对话,作为一个孩子,他的行为可能不会立马改变的很好,但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在思考他的困难,并在想办法能决困难。教育不是严加管束,而是使人在自由中成为自己。教育诉诸自由,他凭借那些在自由中成为自身的东西来实现。当教育成为权威时,它就失效了,应当尽早让孩子拥有自由,使他们从自己的认知出发来学习,而不是服从。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95178/4300851653e9ead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95178/386488498960427f.jpg)
张爱敏老师说:教室就是老师的世界,也是学生的世界。不用你说什么,而是你在做什么?赋能给孩子,给予孩子幸福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95178/4365113206f73a31.jpg)
最后感谢孟云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老梁读书会的创办人梁老师的爱的托举,感谢张爱敏老师的点评指导和其他小伙伴的陪伴,加油,20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