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
8月5日下午3点左右,北京一对8岁双胞胎姐妹在山东青岛黄岛区万达公馆对面沙滩走失。
家人发布了寻人启事并报警,警方也迅速启动海上救援。
直到8月6日上午十一点多,救援人员在海中发现一名已经失去生命体征的女孩。经家属确认,是走失双胞胎中的姐姐。
几个小时后,@黄岛公安再次发布通报,确认妹妹同样溺水身亡的消息。
孩子妈妈在接受媒体采访回忆说:事发前,两个孩子就在离她几米远的地方,她看到孩子在和另外两家人的孩子挖沙子,所以有点松懈。
等她发了个朋友圈,再抬头就发现两个孩子都不见了。
短短不到一天,两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悲痛惋惜之余,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怎样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朋友圈疯传双胞胎失踪,传来不幸消息,母亲确认尸体后几近崩溃_腾讯视频
1
你的疏忽会害死孩子
一瞬间走神可能带来一生悲痛
意外发生,家长无疑是最悲痛的。不必去指责,他们已足够自责。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容置疑,但很多人在带孩子时,就和双胞胎事件中的母亲一样,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咸阳某温泉世界里,一名四岁男孩溺水死亡。
监控发现,孩子从30厘米的浅水区进入了1.2米的深水区,出现溺水情况后挣扎了三分钟。
当时,母亲就在三四米远的地方背对着孩子玩手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6630963a3007638a.gif)
厦门调查显示,近90%的儿童溺亡事件发生时,家长都不在身边。
近三成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疏忽是孩子溺亡的推手。
可现实是,在公共场所,只要五分钟的照看空白,孩子就可能消失:
商场准备试衣的郭女士,刚拿起衣服就发现自己孩子不见了,在警察的帮助下才找回;
一位妈妈在家里玩手机,女儿跑到卫生间内玩水,却在玩耍中一头栽进水桶内溺亡。而这一惨剧妈妈10分钟后才发现;
2岁多的小男孩和母亲一起过马路,母亲在前面边看手机边走,孩子在后面走着,跑到了车辆面前最后酿成车祸……
很多时候,“有人看孩子”,并不等于“有人看着孩子”。
一次走神,毁掉的可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中国每年近1000万个孩子受到意外伤害,平均每天死亡270余名。
而这些意外,很多都与监护人的失职有关。
少牵孩子的那一次手,可能成了孩子的最后一次牵手。
少看孩子的那一眼,可能成了和孩子的最后对视。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567abf5a12e2cac7.jpg)
第二次《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意外伤害是中国0—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因,而家长安全意识的缺失难辞其咎。
江苏南京的一对母女,在过马路时,不顾还剩20多秒的红灯,和正在急速行驶的汽车抢行,被撞飞,受伤入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5b8d5b121199601f.gif)
2018年4月,常州一辆面包车在急转弯时,没关好的车门被打开,一名婴儿被从车里甩出。
安全意识的缺失,无数次置人于险地。
甚至在家里,意外也无处不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3d4da0aa91e7ef66.jpg)
湖南2个月的宝宝,每天和父母盖同一床被子,睡在父母中间。
这天,本来要在夜里喝奶的她十分安静。
感觉异样的家长,起身检查,发现孩子全身发灰,体温高达41度。
去医院检查时,由于孩子脑损伤严重,已经不能治疗。
这就是儿童常发的捂热综合征。
它的致残致死率高达94%,几乎都因为家长知识缺乏、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引起。
想给孩子最大的温暖,却不想生命太过幼小脆弱,无法承受。
江苏江阴一位妈妈下车时忘拔钥匙,车门自动关上后,她发现儿子也被反锁在内。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007ebbc32abf73a2.jpg)
天气炎热,孩子被束缚在后座安全座椅上,满头大汗,哇哇直哭。
旁人提醒说,孩子在车里待久了可能会缺氧窒息。妈妈却“淡定”回应:20分钟,应该没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69d6ec9c94673824.jpg)
救援人员准备砸窗救孩子时,妈妈还坚决反对。
最后救出孩子时,他已经体力不支。
有网友评论,“这不是亲妈”。
但她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比起这个答案,我更相信她只是根本不知道高温下密闭汽车的恐怖。
有研究表明,体温达到41.6℃就有可能导致幼儿死亡。
但在环境温度仅有26.7°C情况下,停放在阳光直射地方的车内温度,在2分钟内就能升到34.6°C,20分钟就能上升到高危灾害性的42.8°C。
暴晒之后的车内,孩子能坚持下来的时间可能只有25分钟。
烈日下的汽车,暗藏危机。
美国有这样一项社会实验,100美元悬赏成年人在阳光下的汽车坐10分钟,最终没有一个人坚持下来。
15岁以下孩子,除去车祸外,车内中暑已经成为车辆相关死亡事件的第二位。
汽车,它从不是一个“安全屋”。
幼儿在生理上是最弱势群体,容不得照顾孩子的人一点疏忽。
大人们漫不经心的一次马虎,对于幼童脆弱的身体来说,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2
你的无知会害死孩子
以为他站着其实他正在死亡
有网友在事发后分享了自己曾经溺水的感受:
“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头是大多数在水面上,嘴巴有时候在水外,有时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c6515d8e2e66f720.jpg)
溺水大多数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
Francesco A. Pia 博士在美国《Coast Guard’s On Scen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溺水者的反应:
1、除少数情况外,溺水者在生理上无法呼救。呼吸系统用于呼吸,语音是次要功能。想要他们呼救,他们得先能呼吸。
2、溺水者的嘴会在水面上下起伏。他们没办法让自己一直停在水面上说出话来。
3、溺水的人无法挥手求救。大自然本能地强迫他们横向伸展手臂并按下水面。
4、本能溺水反应从开始到结束,人的身体在水中都是保持直立、没有支撑的。除非被训练有素的救生员救出来,否则,他们只能在水面挣扎20到60秒左右。
芬兰一起儿童溺水事故中,溺亡的孩子就在泳池中,他的表现看起来就像在扑打玩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0d6b1d28e13548df.gif)
身边的人都没有发现不对劲,直到孩子在泳池中一动不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45ffba8deddc0554.gif)
“你可能正在眼睁睁看着你的孩子在溺水中死去。”并不是一句玩笑。
7月23日,浙江某游泳馆内,一个五岁多的孩子进入深水区,出现了溺水现象,泳池到处都是大人,同样无人觉察。
幸亏救生员及时发现,才阻止了一场悲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164fc8f406ff6cc5.gif)
直到孩子被救上岸,家长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统计,中国每年溺水死亡人数大约为5.7万人,其中56.04%是儿童溺亡。一半以上的儿童溺水地点距家长23米以内。
没有任何求生本领的儿童溺水时,2分钟就足以失去意识。
一切都发生在无声的几分钟内,一旦错过救援时间,就将遗憾终生。
3
安全教育是终生必修课
意外,让人悲痛,也让人反思。
溺水、道路交通伤害和跌倒/坠落,是中国青少年儿童3大伤害死因。
孩子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警察、最好的医生。
需要做的,不仅是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还要教育孩子远离危险。
1. 溺水篇.
关于溺水,值得警惕的是,城市里很常见的景观喷泉也可能出现意外。
山东潍坊,一名8岁的男孩小杰在观景喷泉处玩耍,被高压水柱顶起来摔倒到地上,导致直肠破裂。
类似案例很多,有孩子在喷泉间歇时走进水柱范围内,被水柱直接掀起,头部着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decab2858b71efeb.gif)
今年5月底,3名儿童在景观喷泉池内玩耍时,不幸触电溺水身亡。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f3f81e5bdcd10b83.jpg)
景观喷泉的电线一般在地下,倘若年久失修、线路老化,很容易漏电。
水能导电。一旦发生漏电现象,后果不堪设想。
2.交通篇
假期里,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太多。
孩子因为身高问题,本就很难引起驾驶员关注。
加上在玩耍时,他们常常会突然跑上马路,出现在机动车驾驶道上,一旦驾驶员反应不迭,意外来得更加容易。
2016年10月,2岁女孩走在路上时,她的家人走在后方盯着手机。
突然,孩子变向走到了一辆黑色轿车前。轿车司机启动时未观察到车前的孩子,直接碾压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2bbecd39d5b1b8c6.jpg)
所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行动时,务必在车辆集中的场合牵紧孩子的手。
同时,给孩子加一点“规矩”:叮嘱他们走斑马线,走路时不能嬉闹。
更重要的是,家长自己得做好榜样。
为了少走几步路,带着孩子钻交通护栏,或是看到红灯也硬闯,一点也不顾及来往车辆,孩子很可能有样学样。
2. 跌倒/坠落篇
7月31日,宁波某小区住户在楼下灌木丛中发现了坠楼的孩子,第一时间送去医院,还是没能救回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6137/948d6759372afbb1.jpg)
孩子坠楼死亡的事故,并不少见。
3-6岁的孩子,正经历第一次自我意识的觉醒期。
他们好奇心特别强,又活泼好动。
千万别以为他们已经足够懂事,就放任他们一个人在家。
除此之外,不管是高层还是低层,阳台和窗户需要装好防护栏,定期检查维修。
窗台附近也不要放上能让孩子攀爬的家具。
龙应台曾说:“为人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孩子是老天爷给我们的礼物,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在意外面前,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为脆弱。
“父母”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
有了宝宝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多年里,给他陪伴、保护和关爱,对得起这个称谓中包含的责任。
参考文献:
[1]Francesco, A, Pia. Drowning Doesn’t Look Like Drowning[J]. Coast Guard’s On Scene, 2006, (3): 14-14
[2]张子渊. 双胞胎姐妹青岛海滩溺亡 家人:孩子身上未见伤口 暂未考虑刑事案件可能[EB/OL].2018.8.
[3]李涛. 北京双胞胎女童殒命青岛海边[N].北京青年报.2018-08-07(A05版)
[4]康育兰. 婴幼儿意外伤害225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 福建医药杂志, 2017, (2): 165-166
[5]王润清. 夏季气温与车内温度对比实验 [J]. 科技风 , 2012, (12): 208-208
[6]王艳, 汪敏. 车内中暑会要命汽车内中暑的预防和急救[J]. 健康博览 , 2015, (8): 11-13
[7]人民网. 南京:女子牵着孩子闯红灯 两人被撞飞(图) [EB/OL].2015.6.
[8] 澎湃新闻. 孩子闷车内家长拒砸窗:20分钟没事[EB/OL].2018.7.
[9]杨皓. 不到4岁男童咸阳海泉湾戏水溺亡 挣扎3分钟无人发现[EB/OL]. 华商网-华商报.2017.1.
[10]中新网. 妈妈玩手机疏忽 1岁女儿栽厕所水桶溺亡[EB/OL].2014.9.
[11]胡耀杰. 北京双胞胎小姐妹青岛失踪 家长确认大女儿溺亡[EB/OL].2018.8.
[1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R]. 北京: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1. 43-44
[13]中国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 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R]. 北京:中国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 20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