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基于潜在的心理状态—包括信念、情绪以及欲望,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Main集中关注成人在AAI里思考和回忆过程中的自我—监测,而Fonagy则不同,他拓宽了关注的领域,研究成人对于心理状态的普遍性注意,他称之为心智化,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心智来调节我们对世界的体验。这种心智化的活动植根于反思性功能的能力中。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行为,还能够从潜在的心理状态—欲望、感受、信念多维度的对行为进行理解,并赋予意义。因此反思性功能也就是心智化与我们的领悟和共情能力密切相关。那些具有很强反思能力的母亲和父亲,拥有安全型孩子的几率,比那些心智化弱的父母高3-4倍。它还可以打破恶性循环即代际遗传。
体验的三种心理模式 心理等同 假装以及心智化。在等同模式中是这样举例的,当我们遭受到不好的对待时,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我们就知道我们将遭受到不好的对待。在如此一个封闭系统中,作为心理执行力的自我被淹没了:可以解释或创造出体验的、位于主体位置的我就没有了,有的只是那个体验到发生之事的位于受体位置的“我”。在这里我想起一个朋友,她是那种无我奉献型的人,很小的年纪就出去挖菜养家兔换钱,一有时间帮父母干农活,闲暇之余靠撕布角挣点小钱。小小年纪就参加工作,将养家的担子挑在肩上,其实一直很努力很优秀的一个人,但就是自我价值感低,骨子里渗着我不好,我在想她是不是遭受过不好的对待?但她说好像也没有,只是父亲脾气暴躁,奶奶和二姑似乎因为与她母亲关系不好,好像有些瞧不起她,父亲也流露出对她看不上,所以她一直在证明给她父亲看,我行,从小努力读书,喜欢学习,喜欢竞争比较。直到现在还是争强好胜,事事都想争第一,自我价值感低,做起事来经常奋不顾身,不考虑自己的得失,经常做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很多事自己不会考虑,是不是就是位于主体位置的我被淹没,所以日常生活中都是讨好或者过度付出,在事情的见解往往没有主见,连主我都没有,何来主见?这样的人首先要从自我开始成长,形成价值观,然后才会有真正的自信、自我接纳以及自我肯定。
在“假装”模式中,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是相互脱钩的,我们逍遥于现实之外,任何想象中的事件感觉上都是真实的,而任何被忽略的事件都归于无关紧要。解离、否认、以及极度自恋性的自大感,都是这种“假装”模式的例子。和心理等同模式一样,在这个模式中,自我作为体验的解释者或创造者,是受到限制的,因为如果把现实考虑进来,那些想象中的事物就会受到威胁,同时那些被忽略掉的事物就会破门而入。我想起前天晚上和G老师D老师聊天,我们都谈到了一个点儿,那就是发生过的事情,总感觉自己做梦梦到过,而且我们只有三人,三人都有这种感觉,而且我们都感觉自己是有知觉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段老师说我们的工作室能量特别大,有外感的人在那里都不能呈现出来,我立马想到是我的能量,因为我认为在行善这件事上,自己多年来一直这样,不是伪装出来的,是真正的善。我照得单人结婚照,他们都说我像菩萨。但自己做事奉行善,但在心理体验模式上自己认为也是有假装模式在,喜欢幻想,喜欢将思绪逍遥于现实之外,以及有些自恋性自大,自己认为的自己比现实中的自己好多了。
第三种是心智化模式,认识到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是分开的,但又有联系。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感受以及幻想,是如何影响真实发生的事件,同时又如何受真实事件的影响。主观体验具有解释性的深度,其结果是—因为能领会在事件和我们对事件的反应之间的差异—我们能享有一定的内心自由。心智化让我们知道自我和他人世界是丰富的、复杂的,并且是模糊不清的—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拥有随着实际状况的变化,而修正我们对于外部现实的心理表征。
在心理治疗中的患者,很难脱离心理等同模式和假装模式,等同屈从于各种感受和想法,要按照它们行事,因为这些感受和想法在他们看来就等同于事实。假装模式总是飘忽于各种欲望的念想之上,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隔离了自己的感受,也远离了对自己重要的人,我想起我在等同模式的朋友,她也是隔离自己的感受,远离对自己重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