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18 读《季羡林谈写作》有感

2019-01-18 读《季羡林谈写作》有感

作者: 暖心亞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17:00 被阅读11次

1.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三要素:结构,语言和好的开头与结尾。

2.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

3.写作的素材来自哪里?

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来自你看过的文章和你所读过的书。

4.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季老先生说:“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当时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深深的打击了我对写日记的激情。事后,我又想了想,写日记和写作应该是有区别的吧!写日记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所做、所想与所感,这是给自己看的,且是私密的事情,不对外公开的文字。而写作却不同,它是用来感染或者说是影响他人的文字,开心或者难过,悲伤或者焦虑,亦或者是带给读者某种感受。

季老先生文章中谈到: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属于作者了,因为话语权已经转移到了读者手上。谈到朱自清写的背影,我清楚的记得那篇文章,因为他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自打我懂事开始,父亲很少和我们沟通交流,原因是他常年在外打工。因为没有读过书,都是干些苦力活。每每想到这,我心里都会难过很久,为了让我们能够读好书。曾一度还埋怨父亲过,后来随着自己慢慢长大,也渐渐明白了父亲的不容易。

除了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章带来的东西之外,还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负责外,还要做到对你的读者负责。我发现我的文章都是自娱自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就写到哪,这种写作方式说的好听叫随性,说的难听点叫不负责任。但季老先生有说道:你写的文章至少你自己觉得是要有一些道理的,哪怕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就算被别人嘲笑也不怕。因为写作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能够和读者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也算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渠道。是的,这段话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于向陌生人倾诉。而向我这种内向又外向型的矛盾体,很多时候真的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真正的想要表达什么重要的信息。

5.怎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6.对写作来说哪一点最重要?


相关文章

  • 2019-01-18 读《季羡林谈写作》有感

    1.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三要素:结构,语言和好的开头与结尾。 2.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

  • 读《季羡林谈写作》

    最近看了一本《季羡林谈写作》,受到不少启发。季老的朴实无华,谦虚谨慎溢于言表。他笔下描述的多是些很接地气的普通事理...

  • 知更鸟#第七更#名家谈写作

    读《20世纪中外名家谈写作——季羡林》有感 文/竹子 整篇文章看完,我觉得前面所说一切经历,都是为了后面得出的结论...

  •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其实在我这个年龄段的升斗小民亦或者是连升斗小民都不够格的人来妄谈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不过就是自取其辱罢了,怎奈看了季羡...

  •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趁早晨上班座公交+乘地铁的时间总算是把季羡林先生《谈人生》阅读完了。 该书从开篇的第一章的描述里似乎就定了内容基调...

  •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说来很惭愧,自读书以来一直知道季羡林季老的名字,却未曾读过他什么书,这次借着读名著的学习任务,才翻开了季老...

  •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纵观古今能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一番磨砺,才能流芳千古。盖文王拘而...

  •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季老说:人生的问题,不过是三大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人与大自然 即天道。违背自然...

  • 读《季羡林谈国学》有感

    季羡林,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被称为“学界泰斗”。小学语文课文中就有他的文章。 从事教育,对此书很感兴趣。全...

  • 文章的节奏~读《季羡林谈写作》有感

    好的文章,就像一支乐曲,或华丽,或朴素,或激昂,或沉静。作者用独特的笔调娓娓道来,直击人心,引发读者共鸣。 01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18 读《季羡林谈写作》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on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