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原生家庭》第三天

读《原生家庭》第三天

作者: 一些胡言乱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21:56 被阅读0次

书名:《原生家庭》    

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 克雷格·巴克

类型:心理学  

阅读体验:以分析大量案例为主,分析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故事‘’

难易程度:书内容有点散,需要自己归纳总结提炼。

阅读进度:81-121页  身体虐待型和言语虐待型两种类型的父母。

阅读用时:55分钟 

阅读收获:

1、有些父母为什么会习惯性打孩子?

(1)因为这些父母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他们把体罚孩子当作是对抗压力的做法。

(2)对孩子实施身体伤害的父母往往自己就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成年后的虐童行为正是他们童年体验和感悟的重演,暴力是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对孩子施虐时其实是把他们对自己父母的恨宣泄在孩子的身上,是一种投射。

2、父母打孩子为自己找的习惯性借口是什么?

(1)工作上的压力、与其他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以及对生活的不满所引发的紧张情绪(2)体罚是为了孩子能更坚强更勇敢

3、为了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打孩子,可行吗?

算不上行之有效。它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由体罚而引发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是异常强烈。身体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伤害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约束效果。

4、何为家庭的被动虐待者?

指那些出于恐惧、依赖或者努力维持家庭现状等原因而默默允许暴力发生的其他家长(例如《都挺好》中的苏大强,他的妻子打骂女儿苏明玉时,他选择了沉默无视)。

5、时常被父母身体虐待的孩子,会有哪些内在创伤?会造成哪些消极影响?

内在创伤:

(1)憎恨自己,认为都是自己的错,由自卑演变出自我厌恶的心理。

(2)被虐待的孩子整个童年时期都在寻找父爱或母爱,并持续到他们成年。

消极影响:

(1)由于自我厌恶心理,破裂的关系、缺失的自信、强烈的无力感、难以抗拒的恐惧以及无名怒火会成为他们成年生活的主要模式。

(2)受虐儿童的内心积蓄着强烈的愤怒,成年之后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寻找宣泄的途径。

对待受虐儿童成年后他们的孩子,他们会有两种做法:1.继续步他们施虐父母的后尘,习惯性打他们的下一代。2.出于对自己童年时遭遇的痛苦的抗拒,他们刻意不给孩子制定规矩,导致过度纵容孩子。

相关文章

  • 读《原生家庭》第三天

    书名:《原生家庭》 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 克雷格·巴克 类型:心理学 阅读体验:以分析大量案例为主,分析一个个...

  • 《读书感受》1041(-4)2022-09-24

    今天读《原生家庭》读的心理有些难受。今天读的是一个酗酒者家庭的案例,作者剖析了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专...

  • 读《原生家庭》

    本周周更群认识了一位女战士—小谜。她的自我介绍很吸引我,首先是学西班牙语,更吸引我的是她的写作主题:女性主义,原生...

  • 读《原生家庭》

    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制度受“家长制”的影响很深。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认为:凡为人子弟,须要常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

  • 读《原生家庭》

    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还能记起吗?还好自己学习,自己知道为什么“自卑,不自信,不配得感“...... 成为一...

  • 读《原生家庭》

    今天分享的书是本周樊登读书会推出的《原生家庭》,很多人对这个概念都不陌生,我们自己的很多优点和缺点,行为习...

  • 读《原生家庭》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的父母不属于这书中所说的有毒父母的任何一种,虽然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给我们姐妹的童年都是快乐...

  • 读《原生家庭》

    我们这一代人,在儿童成长期很少得到父母的陪伴,尤其在沿海城市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父母赶上改革开放的潮流,很多像我这样...

  • 《四十成人》第40章 觉醒(3)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深深地震惊到了肖雅。 她买了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书来读,还去各种网站、平台去了解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与...

  • 自己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的主体

    挑战一周读一本书进行时,本周读《原生家庭》。 粗略翻完电子书,在追溯原生家庭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同时,对自己的家庭行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原生家庭》第三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oy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