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很多梦想是成为科学家,成为艺术家,成为人民警察,但是如果做个统计绝大多数人的童年梦想是没有实现的,这倒不是这个梦想有多么遥不可及的,而是这个梦想是模糊的。
比如科学家,到底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呢?如果是自然科学家,到底是生物领域科学家呢,还是机械领域科学家呢?如果是机械领域科学家,那又到底是工艺设备科学家呢,还是机械自动化科学家呢?大家看到了,随着技术领域的分支和分工的高度细化,能够精准的说清楚这个“定位”是不容易的。
可能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一个“目标理想”或者“目标岗位”,我们需要的可能是一个“对标人物”。只有我们把“我希望今后成为像***一样的人”这句话想明白了,我们才具有了清晰的对照,不再是模糊的和空洞的,它成为明确的和具体的。
人类历史的岁月中,被历史所铭记的人物已经数以十万计,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每个人物的故事对于后代都有参考价值,因为这样的故事不会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进步而改变。比如楚汉争霸时期的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萧何,他们所代表的人物在后来的历史中无数次的重复上演,我们愿意相信朱元璋是以刘邦为对标人物的。
而在现代的资讯无限发达的时代,虽然个人的选择机会空间广泛,似乎人人都有着最好的“做自己”的愿望和机会。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走出一条全新的路,每个人其实都是在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在前进,甚至就是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
唐朝为何出了这么的诗人?战国时期为何出了这么的谋士?是因为当时的信息的闭塞,作为一个普通的有志青年,他所能选择的就是“对标他人”,而他能够看到、听到和读到的基本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就是伍子胥、孟尝君和商鞅,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后唐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诗人,在战国时代则出现了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
大量的性格、风格和潜能测试,给我们的人生选择进行了归类。比如比如九型人格把人分成9种风格,分别是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艺术型、智慧型、忠诚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和平型。因为它具有全面的心理学基础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参加测试的人都可以把自己归入9型人格的一类。如果全世界的人类都做了这项测试,每个类型的人都达到7000万之巨,这些性格测试可以给予我们一个整体的指引。它可以大概能够给出我们应该向东前进,但是究竟是东面的什么方位,我们前进的速度,我们前进的高度,我们应该在哪里有方向的小幅调整,我们应该在那个位置停下来休整下,最后我们应该在哪个点停下来,这些东西我们仍然都不知道。
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对标”,一个“坐标体系中的点”,也就是一个“对标人物”。
寻找对标人物的第一步:深刻的自我认知。
我们仍然认可众多已经被证实的心理学、生涯发展学方面的成熟工具,这些工具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大的类别归属,在这个大类归属基本会保持一生的稳定性。比如在PDP性格测试工具中,你是老虎型风格,无论是的工作领域和职位发生什么变化,老虎型的风格基本会保持不变。比如盖洛普优势测试中的前五大才干,比如一个具有个别才干的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会保持对于不同的同事的区别对待的习惯。
深刻的自我认知同时还需要自己的长期的经历和内在对话。我们通过外界和内心的反馈信息来逐渐认知和修正自己。比如对于喜欢军事的人,如果他有机会军队感受军人的生活,可能他就能知道他喜欢的是武器的先进性,而他无法承受军人的纪律性,所以军事只能是他的爱好,而不能成他的职业。比如一个内心有创业冲动的职场人,他一定有若干机会迈出这一步,或者是来自同学同事的合伙橄榄枝,或者是来自网络的热血沸腾的创业故事,但是在内心深处他是惧怕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所以他也就终究不适合创业。
寻找对标人物的第二步:对标人物的寻找。
对标人物的寻找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是有一个想通的特点,这就是“心有灵犀”。当我们了解到一个人,不论是他的气质,还是他的形象,还是他的一段声音,还是他的一段视频,总之我们有一种来自内心的直觉“这个人的感觉很不错”,这就是“心有灵犀”。
对标人物的寻找可以按照多个维度来梳理,可以同事、领导、同学、校友这样的圈子,也可以按照古代人物、当代人物,也可以按照中国人物、外国人物,也可以按照明星人物、普通公众。有时候在一个特定的平台,可以集中看到多个类型的人物,比如春节联欢晚会上,你可以同时看到娱乐明星、主持人、社会知名人物、劳模、革命英雄,甚至是草根传奇。比如在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你不仅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领袖的风采,你也能看到政府官员的会务,当然你也能看到穿梭其中的媒体记者。
对标人物可以就是你的同学或者同事,或者领导,也可以是一个你所在行业的同仁;可以是你不认识的,可以是不在一个城市,不在一个行业,甚至不在一个国家;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可能是春秋战国,也可以是民国,也可以是文艺复兴时期。但我们并不推荐把一个小说或者虚幻人物作为你的对标人物,比如我们不建议你把X战警的罗根、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作为对标人物。我们唯一的要求是:你的对标人物他应该是或者曾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寻找对标人物的第三步:对标人物的确定。
对标人物需要多少个呢?3个会不会少呢?10个会不会多呢?不同的领域,比如职场、健身、创业、亲子、旅行等领域各有一个怎样?好像对于斜杠青年的确是应该是一个斜杠一个对标人物啊。但是我们的建议却是:同一时间只需要一个对标人物。
我们所说的对标人物,这个人物的特质包含了他的事业、家庭、健康、人际关系,甚至是兴趣爱好和言谈举止。唯有这样,对标的才是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人物,将他的诸多要素进行复制,才可以得出一个具体的人物。
寻找对标人物的第四步:对标人物的跟踪。
如果本身就是身边认识的,可以通过工作和生活中的接触。如果不认识的,可以关注他的微信或者微博,或者查看网络上的相关人物动态。当然可以去找机会认识,比如大型会议或者论坛,或者就直接毛遂自荐。
寻找对标人物的第五步:对标人物的调整。
自身或者对标人物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调整。比如从职场到创业的转变,比如改变城市,或者家庭的巨大变化。而对标人物则同样由于原有的特征的巨大变化,比如身份的转变,或者遭遇到重大的变化,比如被捕或者背叛。
这个时代,带给我们无限多的资讯,我们也听到无限多的故事,听到无限多的激励人心的人物,于是我们看似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可能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内心,找到自己的对标人物,然后,仿效他们,跟进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