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48185/8a17425fc9abafdc.jpg)
文/路路66
你爱你自己吗?生活里有的人似乎不爱自己了,似乎没有了自我。
01.
女人是不是一定只有结婚生子,才是人生大事。是不是一定要相夫教子,和婆婆相处,才是整个生活。
以前我经常会不可避免想到这个问题。实在是因为我身边其实结婚早的太多了。
20开头的年纪,遇到爱情很简单。虽然有时候可能分不清楚那到底是桃花运还是烂桃花,还是爱情。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意外,会结婚。小小年纪,就这样结婚了。
有人说,我可不想要结婚,为此,我不刻意接触异性。这样就不存在什么事故和意外了,更不用早早踏入婚姻啦。
好不容易以孩子的身份由一个家庭走出来。慢慢独立两年的日子,又要走入家庭。又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生活只能围着孩子,夫君,婆婆转了。
这,不划算。
02.
我也是这么想。
宁可不要爱情,也希望生活可以自己过得有生气一点,有颜色点。
有个小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一个父亲和孩子的故事。他们俩的颜色不一样,就是身上的颜色。
每当小孩开心地探寻一个稀奇时,他身上的颜色就非常地亮。翠绿翠绿的。
而父亲工作时候的沉闷,是没有颜色的,是灰色的。
小孩每天会和父亲一起经过一个公园,有一天小孩看到了有人在拉提琴。好好听的声音,小孩欢呼着,身上的颜色越来越深。
而父亲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拉提琴的男人,告诫小孩,你该上学了,停留一会可就迟到了。
孩子静下来,依依不舍地望了眼那个拉提琴的男人,优雅惬意的姿态,让人觉得生活是静下来的,不是忙碌的,而是喜爱慢节奏的,享受着生活。
父亲送了小孩去上学,自己就直接去上班。进入公司,原本放松的心情在看到同事传来的一沓一沓的文件,就莫名地觉得累。
父亲机械化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作,像一个工作的机器人,而不是有血有肉的躯体。
03.
下班了,父亲长呼一口气,去学校接小孩,小孩兴高采烈地拥抱父亲,经过公园,那个男人依旧在拉着提琴。
父亲还是拉着小孩走了,还有作业没做呢。
日复一日,父亲把重重的书包交给小孩,去上学,再也没有机会停一停看看那个男人拉提琴,孩子身上的颜色消失了。
后来,公园那颗树被砍了,那个树下拉提琴的男人也不见了。
放学了,孩子开始垂头丧气,和父亲什么也没说,背着沉重的书包就回去了。
父亲琢磨着,减少了孩子的书包重量,允许孩子偶尔路上稍作停留,孩子恢复了自己的颜色。
后来两父子在路上又遇到了那个拉提琴的男人,在孩子的感染下,父亲笑了笑,放松下来,两人的颜色都恢复了。
04.
只要你还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你身上就不会是灰色。
这是比喻,人,没有生气,就没有颜色。一旦被点亮,就是和喜悦,希望,信心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身上都有种隐形的颜色,我们不要让它失去好看的色彩。
最怕的就是,对生活无希望,无激情了,那按部就班,没有喜悦和惊喜。生活一如死水,那颜色失去了它的好看。是阴暗的。
这个故事,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是这样的感触∶
一定要有自我,无论是工作,爱情,婚姻,一定有自己的特色,不要接受单调的生活模式,不要按部就班。
我们工作之外,可以有追求,可以去钓鱼,可以去书写,可以去绘画,可以弹吉他。这些可以点亮你的隐形的颜色,特别好看。
爱情以外,不用只顾和伴侣一起,不用全部迁就,你的爱好,你的追求,你的事业,一样都不可能延后。有自我,就是件最有安全感的事吧。
婚姻之外,彼此互相尊重,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支持彼此的爱好。而不是丧失自己。
05.
不知道,你会不会选择接受按部就班,顺从和迁就,和生活凑合着过。
只是会觉得,那个太听话的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的人,是单调的,没有趣的。
一生,有很多看似单调的程序,和必须的责任。但是接受一个个责任的同时,你只想可以拥有自己的那一个天地。
那就是你的追求,如果你可以达到李健那样豁达,有一点时间留给自己折腾。
你在按部就班的人生里,就不再是单调的颜色。而是翠绿翠绿的,可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