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网上给女儿买了一些学习资料。
各科教材解析,《语文教材解析》《数学教材解析》《英语教材解析》;计算资料,《数学计算能手》《口算题卡》;《语文默写能手》,还有配套的一套试卷。
收到包裹,拆开后放在鞋柜上,厚厚的一堆。我看着那些书,感觉到一股压力:怎么这么多,别说做了,就是读,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读完?
儿子看我在鞋柜边出神,问我这些都是什么。
我回答,书。
沙发上正在阅读课外书的女儿也抬起头,问我是什么书。
我很含糊地回答,一些资料。
儿子踮起脚,翻看最上面的《数学计算能手》,他说这都是给姐姐的作业吧?好多啊。
家里已经有一套资料。网课刚开始时,我考虑到正常上学期间,学校发的有课后练习册,给学生做巩固练习用,就从网上买了《53天天练》,权当练习册用。这套资料里不仅有课后练习,每单元还有综合练习,另外,还有一份单独的试卷。
老师也会在软件里布置一些随堂练的题目。单元结束时,还会用试卷测试。按道理说,好好听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就够了。重要的是要多复习书本,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要及时订正,多复习,做到错误的题目不会再错。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个想帮助儿子提高成绩的父亲,扔(真是用扔的动作的)掉了儿子书包里的全部学习资料,只留下课本,还用尺子测量了课本的厚度,一共十几厘米,他告诉儿子要将学习分布到每天,“每天学习0.1毫米的知识,到期末考试,你已经很厉害了”。
这段情节,让我们可以悟出两个道理:一是要给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二是书本的重要性。
学习到好的方法,就要应用。不然,这电影也算是白看了。不过,完全不用任何资料,我也觉得有一点过了,电影毕竟是电影,需要戏剧性情节。搁我们普通人身上,至少得做一点练习吧,不然,总觉得心理不踏实。
可是我怎么会买了这么多呢?
其实,我买资料的那晚,本来只是有点睡不着,想起那天晚上给女儿报生字听写的事,就想着买本语文默写能手吧,这样,就不用我再报了。另外,再买本《数学计算能手》。上学期,班里就是统一购买了这两本资料作为练习的。然后,还需要一本《语文教材解析》,这本书孩子看过,挺喜欢。
搜索到书,一一加入购物车。
在买《语文教材解析》时,我想着要不要顺便把数学、英语两门也买了,说不定孩子也觉得有用呢。然后,我就把它们加入了购物车。
在搜索《数学计算能手》时,看到《口算题卡》,之前有买过,感觉还不错。也顺便加入了购物车。
要想知道学习的效果如何,就需要定期用试题检测一下。再买一套试卷吧(我忘记家里已经有一套)。
我本来只是想买几本资料的,结果选来选去,竟然多买了不少。
我看着面前这厚厚的一堆书,思考着一件事:孩子在上小学,是学业相对轻松的阶段,如果用一些重复练习的资料将她的课余时间全占了,孩子会很累,还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她很喜欢读课外书,不如利用这个时期多读一些书。还要让孩子多到户外玩耍,有利于身心健康。
我想把书退一些回去。一时又纠结该退哪些。征求了一下孩子的意见,最终还是保留了《语文默写能手》《数学计算能手》《语文教材解析》。
她见我要把资料退回去一部分,很开心,她说她第一眼看到这么多资料,感觉都快晕过去了。
我跟她说,是我不小心买多了,对于她这样认真且自觉学习的孩子,不需要这么多资料。她只需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并且好好复习就行了。
退货很顺利。七天无理由退换,并且有运费险。
快递员在小区门口收件时,见我抱着书,拿的还有保鲜袋和塑料泡泡膜。他说有快递袋,不包也行的。我见快递袋很薄,担心寄送的过程中,会磨损到书,还是仔细地将书包好。
我感觉女儿那天在电视上听课时,比往常更加认真,弟弟问她话,她都不理,告诉弟弟自己在听课,有什么事下课再说。笔记也记得很好,一如既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