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出一个懂感恩、有教养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重视这几件餐桌上的事:
1. 人没到齐前,不准孩子先吃
有的家庭,父母还在厨房里忙碌,孩子却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还有的父母,一听见孩子哭闹、喊饿,就忙不迭给孩子拿零食,让他先垫垫。
殊不知,短短几分钟并不会饿坏一个孩子,反而能教会他尊重。
当孩子喊饿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饿着肚子,如果想快点开饭的话,可以来一起帮忙。
如果遇上某个家庭成员不能回家吃饭,大人也要带着孩子提前分出一份干净的饭菜留给他。
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潜移默化教会了孩子分享与尊重。
2. 不要把最好的饭菜放在孩子面前,而要给长辈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甚至经常出现一个家庭几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打转的情况。
然而,有的孩子却被惯坏了。
在家里对老人呼来喝去,在饭桌上唯我独尊,这样的孩子,最终一定会长歪。
把好菜放在长辈面前,是最基本的礼貌。
也能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一个家庭中谁才是最重要的人。
3. 不准孩子把家庭当成餐厅,对父母辛苦做的饭菜挑三拣四
要知道,家庭不是餐厅。
一蔬一饭或许不够精致,但都是父母尽最大的努力做出来的。
父母一定要从小教导孩子,感恩大人的付出,不要觉得这一切都来得很容易,还对着饭菜挑毛病。
4. 不准孩子吃完饭立即擦嘴走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受之无愧感”。指的是当一个人习惯了接受,就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
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吃完饭后,帮忙收拾餐具、清理垃圾的好习惯,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见父母的辛苦,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在劳动和付出中,学会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