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对的。但我未必是唯一对的。
我的方式可能是最好的,但娃未必要用最好的方式生活,她可以用次好的、甚至一般的方式生活。
讲道理解决不了问题。很多事,比如婚恋、交友、择业、个人发展,你从理论上告诉孩子怎样才是最优选择,完全没有意义。孩子要在实际中学习。有的孩子悟性高,不吃亏。有的孩子悟性差,可能会多吃些亏。但这也没办法。就像有的孩子学游泳学得快,有的孩子学得慢。学得慢也没关系,只要肯游,总是能学会的。老母亲我也是学了好几年才学会蛙泳。
有些孩子,比如我,会先看教程,先跟人学技巧,然后再下池子练习游泳。
但有些孩子不是。他们不想事先研究那么多,她们是毫不犹豫地跳下池子,在扑腾中摸索学会游泳。也许我的方式更安全、更规范,但我娃就是后一种。很多事她不想知道技巧原则什么的。我总是凡事先说教,总想把最对的道理告诉她,让她感到很烦。探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权力,我不能剥夺了它们。这样的话娃将缺乏人生的幸福时刻和心流时刻。
承认你能力的边界,承认你管不了孩子,承认你控制不了很多事,承认你的无能力,在此基础上动脑子想怎么办,才可能解决亲子问题和青春期问题。一味示强是不可能解决青春期娃问题的。就算暂时压下去,未来一定一定会爆发。反噬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当孩子已经成型,家长就再也无从弥补和改变了。
最好娃自己搞定大学的一切,包括申请I-20,上传存款证明之类。不过这对娃可能太难了。以前总是是担心和焦虑:她不自己做,就不会,越不会,她对未来越焦虑。。。。。
娃可能确实焦虑,但似乎老母亲更焦虑。这还是娃指出的。
我的两个好朋友,都在不焦虑未来的问题上做出了榜样。她们有很多简单的金句让我受益,总体就是:凡事,在考虑未来怎么办之前,先顾现在怎么办。现在都走不过去了,还谈什么未来呢。
在考虑未来孩子考不上大学、没有好工作之前,先考虑怎么让她把高中读下来。所以我们取消了对成绩的要求,甚至也不要求她天天去上学。以退为进,退就是进。
在考虑孩子不搞学校的材料、到了大学可能搞不清这个问题之前,先考虑眼前怎么及时上交。此刻不是她用心于此的时候,但未来某时刻,可能她就想用心了。前提是,得先走到未来。不能现在就把她压垮,也不能现在就把事搞砸。
我们现在帮她弄,等她上了大学,大概率就慢慢有负责自己弄了。如果她还不弄,那我们就尽力帮忙,帮到哪里算哪里。毕竟,刚听到一个例子,有个朋友,女儿上大学、研究生的作业,很多都是他们夫妇帮忙弄的。我娃应该不至于此。即使如此,也没什么。朋友的女儿就过得挺好,招赘女婿,结婚生子,到现在还在父母的荫下生活,小日子挺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