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是否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形出现。比如说,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应该这次考试考多少分;你应该这件事怎么怎么做,你应该帮助家人做点什么等等。许多应该围绕着我们,当孩子未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否就会管理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整天都会被负面情绪占据呢?
我遇到一位家长,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很爱捏妹妹的脸。于是她总是告诫孩子。你应该不要捏妹妹的脸。当她不断强调应该不要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改善,反倒变本加厉。于是,我告诉她,这个时候应该思考儿子的动机,比如他捏妹妹的脸是爱她妹妹还是恨。如果是爱的话,她有没有其它在生活中具体的细节来体现这份爱,当他做出一些爱妹妹的小细节的时候,你就不断地要去追问他:“你今天是怎么做到如此对妹妹关爱的呢?”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温柔地对待他人。同时更能增进两兄妹之间的感情。
试着把“应该怎么做”变成“你是怎么做到的”吧!
应该的背后,其实就存在着你的期望,当期望不能达到的时候就会变成失望,失望演变成绝望,绝望越攒越多的时候,也就成了恨。其实,没有应该,期望是你的,你要为自己想要的负责。
当我们产生这样的期望的时候。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期待,或者目标呢?所以。当我们从应该做什么变成我期望做到什么的时候,也许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当我们思考。我所面临的现状问题是什么呢?这些现状问题存在的背后根源是什么?成功也就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仔细的分析自己的资源,也就是我们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是否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除了资源以外,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自己会面对怎样的障碍?面临的障碍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能否能够战胜它。其实。这也需要我们将目标进行细分,一点一点的去完成它。
当完成了一个具体的小目标的时候。我们这时就得把“应该”这个词变为“你是怎么做到的”比如说,当孩子这一次表现得特别好,字写的比往常工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问问他:“你是怎样把字写得工整的呢?”但我们把“你应该”变为“你是怎么做到的”时候,我们就强化了正面的行为。从而实现一种良性效应,最终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