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阅读打卡接近尾声,今天不是在求助别人,就是在为朋友帮忙,煲电话粥 ,骑行取书,送书等,直到现在才翻开书阅读,时间晚了总是心不在焉。但我清楚,一旦给自己一个借口,断开日更,后面就会随心所欲,所以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
于永正老师在《“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缘起》讲述了两个故事。
1983年的一个晚上,一位邻居请我写份申请住房报告。我说:“您家中有两个中学生,为什么还要我写呢?”邻居说:“他们都说不会。”中学生不会写申请报告,我心里一阵酸楚,我扪心自问:“我们当老师的干什么了?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干什么的?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不是有毛病?”
另一件事,发生于1984年,徐州市奎西小学一个六年级班,在全市升中学考试中爆出一个大冷门:该班语文平均分全市第一,作文成绩优为突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一下子出了名。而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这个语文老师发现学生不会写信而加以训练,包括怎样写信,怎样写信封,甚至根据收信人的身份怎样写祝颂语,署名时应该注明什么身份等等。没想到,那年的作文题就是写信,而且要求写信封。而那一年,徐州市全市写信格式正确率不足20%。
由此,于老师与其他人剖析,总结出了作文教学的三大弊端:第一,传统作文教学以命题为主,而命题作文违反了一篇作文产生的自然程序。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生活中哪有先有题目,而后才有情感,才写文章的情况呢?第二,传统作文重写轻说。第三,传统作文教学文学化倾向严重,脱离了生活的需要。
除过社会生活的需要呼唤作文教学改革外,素质教育也呼唤作文教学改革。
我觉得,某种情况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作文教学的弊病,在今天依旧存在,作文训练脱离生活需要,作文评分看重立意是否新,描写是否生动,语句是否优美等,作文教学重视“操笔为文”,忽视“口耳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