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
在这座叫学校的四合院里疯长
那时候的天空总是很蓝很高
岁月里有做不完的游戏捉不完的迷藏
校园后面的大树林里
遍野遍野生长着童话和梦想
高高的围墙
挡不住少年渴望飞翔的翅膀
爱哭爱笑爱打闹的年少时光
伴着小树的年轮快乐成长
而最清晰的一段记忆刻在粉壁墙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进校时见出校也念
老师在讲坛上天天讲
一记就是一辈子
至今未敢忘
——《纪念我的小学校园》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1505/2447cfdba7d7f02e.jpg)
在家过年时,忽然有一种冲动,想带儿子去我读书的小学校园看看。和儿子一说,他头摇得像拨浪鼓:“那有什么好玩的?不去!”
那好吧?我们换种好玩的去法:“儿子,要不我们去树林里找鸟窝去?”
这回来得挺干脆:“好啊!好啊!那我要叫上我的好朋友杨松林一起去。”
村小学其实离家并不远,天气晴好的时候,敲上课铃的老师若敲得用力点在家甚至可以听得到学校的打铃声。伯妈婶婶们就会议论:这是上第几节课了?什么时候了?该不该做放学饭了?。
有时候哥哥姐姐们中午去上学的时候,我也会当跟屁虫跟着去上学。还有悄悄的躲在他们课桌底下当“旁听声”忍不住说话被老师“轰”出来的糗事。
只是待到我读书时,随着哥哥姐姐们的毕业。随着计划生育的严格调控,学校班级越来越小,生员也越来越少。等我读到四年级的时候,又逢到村小学合并办联校,之后我和学校一起整体搬去了更远一点的中心小学,在那里完成了我的最后两年小学课业。于是我也就真的成了老人们常笑话终于把学校读垮了的“太学生”(嘲讽留级生的说法)。
带着儿子和他的小伙伴,起初我准备走曾经最熟悉的上学路,但是走到必经的池塘边时,被塘基上的横生的杂树与竹丛给挡了回来。又转田埂,却被水渠里塞满的猪屎渣,沼气水给拦住了。
还好,我知道条条道路通学校,带着儿子绕到山脚下终于转到了校门口。
看到校门两边山墙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儿子反应了过来:爸爸,这是不是你们以前读书的学校?
儿子,这就是我曾经读书的学校。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1505/f1164efca651f066.jpg)
在这里我第一次闻到了书本散发出来的油墨芬芳!有了画满图画的属于自己的第一套课本。
在这里我也曾小手背后,腰板挺直大声的跟着老师读:“a、o、e、y、w、u……”
在这里我还曾作为未读过幼儿班的插班生被同桌的女生捉着手,写下第一行歪歪扭扭启蒙的铅笔字。
就在这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的教室山墙下,我和你的小伙伴的爸爸们当年顺着墙跟在课间玩过“挤垛子”,“斗牛角”,在小操场上“跳房子”“扔沙包”玩“官兵抓强盗”……
上课走神的时候,我会透过教室的窗户看着水桐树上的浅紫色花朵在春风的摇曵下飘落在树下的乒乓球台上。
夏天睡不着午睡时,我会静静的听着知了在绿叶间的鸣叫,直到眼皮睁不开口水流了一课桌……
课间自由活动的时候偶尔会因在校园后面的树林里“疯”得太远赶不及上课!被罚站在教室门口“示众”。
冬天上课太冷的时候,老师也会永许我们集体原地跺一跺脚,暖和一下冰冷的小脚……
只是,想向儿子说的这些都是过去了。虽然墙壁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在。那在校园里飘扬的五星红旗已经不在了;乒乓球台旁那颗夏天绿叶成荫的大水桐树也不在了;昔日充满欢乐的小操场上堆满了瓦砾和砖块;校园四周曾经成行成队在小朋友的眼里遮天蔽日,青苔丛生群鸟云集的集体林也被釆伐一空。我们的眼里一把大铁锁锁住了校门,透过门缝望进去,一群鸡正在我曾经的校园里散着步,教室被改装成了猪舍,散发着猪圈独有的粪便气息……
儿子嫌弃的催着我快点离开。
想想有点悲哀:人还活着,母校却没有了。和我的童年一样再也回不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1505/17f407c49b483aeb.jpg)
回家的时候选择了走校园对面更远一点的土公路,而已改成水泥路的公路边,昔日读书时刚栽下去的枞树如今已蔚然成林了。回望去,我昔日的校园则更显荒凉而落寞。
时代变化太快,很多事物都会身不由己。我们已只能试着朝前看强迫自己向远去看。
去年曾听闻儿子现在就读的学校,由于地处城区闹市,每当上学放学就会因家长接送造成交通拥堵隐患多多,已规划要搬到河东新区去了。
我真想告诉儿子,将来你们的学校一拆迁,你以后回母校连瓦片都会看不到。想想爸爸我还有一座破落沦为他用的旧校园供回忆,将来也足以让你羡慕嫉妒恨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1505/dc1abe65646522f1.jpg)
过年,你们回过你们的母校吗?
你们的母校,她还安好吗?
乐膳好诗:湘人,网虫。职业厨师,业余码字人。生于70年代,寄生于乡村与城市夹缝。与世有争,于世无害。如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