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中的额内存分配:
1.代码区:存放可执行程序在内存种的镜像。
2.常量去:存放的是常量
3.全局(静态)区:
1.数据区:数据段用来存放可执行文件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也就是存放程序静态分配的变量和全局变量;
2.BSS区:BSS段包含了程序中未初始化全局变量。
4.堆区:有程序员分配跟释放,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它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和缩减。当进程调用alloc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当利用realse释放内存时,被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堆被缩减)
。
5.栈区:栈是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用户存放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非static,static在全局中的数据区)等。除此以外在函数被调用时,其参数也被压入发起调用的进程栈中,并且待到调用结束后,函数的返回值也会被存放回栈中,由于栈的先进后出的特点,所以栈特别方便用来保存/恢复调用现场。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栈看做是一个临时数据寄存,交换的内存区。
以上内存区域中数据段、BSS和堆通常是被连续存储的-内存位置上是连续的,而代码段和栈会被独立存放。
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
堆和栈的区别:
栈: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并释放
堆: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2.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存储每一个函数在执行的时候都会向操作系统索要资源,栈就是函数运行时的内存,栈中的变量由编译器负责分配和释放,内存随着函数的运行分配,随着函数的结束释放。由系统自动完成。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受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节点,然后将该节点从空闲节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节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内存空间。另外,由于找到的堆节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对于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3.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栈溢出。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控件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无法控制
堆:由alloc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5.分配方式的比较
栈:有2种分配方式: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静态分配是编译器完成的,比如局部变量的分配。动态分配是alloc函数进行分配,但是栈的动态分配和堆是不同的,让的动态分配是由编译器进行释放,无需我们手工实现。
堆区:堆都是动态分配
参考资料:https://www.jianshu.com/p/746c747e7e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