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跟一剪辑师唠嗑,此剪辑师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说他剪片子,从来不要文案先行,而是自己先天马行空的剪,剪出来再给文案去想意义,他觉得文案先行会限制剪辑师的想象力,一定不是部好片子,他有自己的公司,只要他觉得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从太阳照常升起,大概姜文也是这样,想玩,想尽兴玩,他说他拍片子,编剧到片场临时改剧本。早期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是有一根很清晰的逻辑线的,姜文也很清楚自己要给观众看什么,直到太阳照常升起,大家突然看不懂姜文在拍什么了,但姜文表示出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部片子,让子弹飞出来的时候,崔永元采访他,问他太阳和子弹选一个他会选哪个,姜文没明确说选哪个,但是他说太阳是上天给他的一个礼物,子弹是他给观众的一个礼物,拍太阳是到了一个年纪,心里有了一些感悟,发现开始考虑跟以前不一样的事情,然后就有了太阳,对他自己来说是神迹,但观众不买账,从这时起姜文就不想再拍有逻辑性的东西了,而且他也不在乎观众看不看的懂,在央视的访谈节目里,姜文连说几个他妈的,微笑里一股子匪气。
后来的一步之遥我没看,据说是部烂片,但最近看了邪不压正,看完不知所云,真拍的太拧巴,片子里不少的向过去的自己致敬的镜头,如果可以称之为致敬的话,从这些影子,我能看到姜文还是姜文,姜文又不再是姜文,片头的时候砰然出现的,编剧,导演,剪辑,姜文,又太高调,并不想对这部片做太多的评价,耍了太多眼花缭乱的花枪,却丢掉了核,姜文大概在子弹飞时得到一点甜头,有了我不要逻辑也能拍出好片子的自信,于是这自信使他越来越过头,越来越不走寻常路,看《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秦海璐,陈冲,冯远征等有个相似之处,即表演是理性克制的,一定要有提炼和筛选,姜文却想把自己的想法一锅炖了,不过姜文也说过,我拍完剪完一部电影我就把它忘了,大家怎么说对姜文的影响不大。
一开始大家都是二流的观众,好片子会把你变成一流的观众,而烂片子会把你变成三流的观众,一开始是一流的导演,是什么把一流的导演变成了三流的导演就不说了,希望观众与导演能有一种谁也不愿意谁变下流的义务,希望姜文最后不要落一个姜郎才尽,我哔哔一堆,是因为他仍是我喜欢的演员和导演,他说能搞电影愿意讲故事给大家的人都是可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