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去调整自己,以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是发现习题册上的题目跟小学做的题型不一样,拿到题以后不知所措。再也没办法像从前一样轻轻松松拿到心仪的等级,似乎竭尽所能答了题,反而得了个B。而在这些题目里,所占分值比例最高的是作文。鄙人浅见,有些孩子并没有利用好教材,教材里的作文素材虽少但精,值得花时间和精力积累、拓展。
不管是教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可以说能够入选进教材的作品,必然是精中选精、优中选优的结果。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教材作为学习材料,除了在文学上的价值以外,还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正面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收录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曹操的《观沧海》。让学生在步入初中的开始,从优美的语言中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体会作者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四季美景是学生能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所以文字展示的画面并不遥远,文本跟学生之间并没有距离感,只要学生善思善学,不会存在太大难度。而诗词歌赋中展现的情怀,从写作方面来讲,也是在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立意”,什么叫“真情实感”。
当曹操登上碣石山,放眼望向浩瀚大海的时候,就仅仅是在看海、天、山、岛吗?当萧瑟的秋风掠过海面的时候,掀起的仅仅是涛涛洪波吗?见山不该只是山,见水也不能只有水,当学生走进诗歌,走近诗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思索:诗人笔下的壮阔雄浑,辽阔宏伟是源于什么?言虽有尽,意却无穷。文字的力量和情感,要一点一点去感悟、去品味,才能把许多技法融入自己的写作,才能从精挑细选的课文里积累作文素材,写出来的才能“真”,才会“实”。
有篇散文叫《散步》,是作者莫怀戚在1985年8月2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也入选了教材。内容看起来比较浅,展现的是一家人平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散步,但这个场景可以说是在中国千千万万家庭中都会出现的画面,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老母亲对小辈儿的关爱理解,中年夫妻的责任使命,小娃娃的懂事可爱。文本哪怕跨越了三十多年,还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生如果用心,便能在这篇文章中看到自己,看到父母,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能通过联想回忆,在头脑里过电影一般,想一想父母对家庭的付出和奉献,老一辈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收获,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可以做些什么”。那么在写作中,就会懂得文笔可以更细腻一点,作文不是拼华丽,文字可以质朴一些,不必非去编个轰轰烈烈的故事展现内核、内涵,完全可以写身边事,写真感情,写深思考,以小见大,会让读者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明天再接着写,个人浅见,走过路过的读者请多提意见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