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成甲思考力】觉察日记004 |小打卡设计|0626

【 成甲思考力】觉察日记004 |小打卡设计|0626

作者: seven325 | 来源:发表于2020-06-27 08:31 被阅读0次
20200627  0707-0812 77min


一、事实呈现

1. 事实

001  我想着给一个课程作业,设计小打卡圈子

002  设计圈子的出发点,是因为希望作业有个归口,让大家彼此看到

003 截止到26日 22:00 ,加入人员15人,提交作业的人员是4人。

2.感受(我触发了什么情绪)

发布前

001  在制作的过程中,触发自己的情绪:我在思考我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小打卡的圈子,是为了共学呢,还是为了设置门槛让白剽的人加不进来,

002 此刻是思考的方向,让自己有点头疼,因为不同的出发点,我们设计的流程是不一样,

003 为了共学,那我们只需圈主邀请制,

004 为了防止白剽,那么就需要审核制。

发布后

001在制作完发布以后,触发的自己的情绪:对于我来说,我总是希望事情是有个反馈,如果是反馈的好,那么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更好,如果反馈是不好,那么就要思考下,怎么样迭代,修正bug

002 针对最后参与人数打卡的情况来看:25人参与,打卡只有5次

003 分析原因:因为目前这个课程的设计,课程作业是一个环节,但并不是重要的环节,所以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设置班班在负责这块,

004 并且目前群内大部分的工作是靠自组织在运行,例如koc 是课程主理人的两个挚友在做,一个负责销售,一个负责认知,而主理人负责表达。所以大家投入的更多地的时间去接受的社群的讨论,而不是作业的提交。

005  此外我小打卡圈子设计是询问过课程主理人的,是可以做,但是并没有以群公告的方式展示出来,所以一方面会信息淹没,另一方面会感觉非官方,参与度不是很高。

3.决策行动(我做什么决定)

001  对于人员邀请:我觉得以圈主邀请的方式,尽可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002  对于参与人不多:决定把小打卡方式第二天再次放到社群里面,讲述下效果。

4.结果or影响(我完成了什么)

001  对于人员邀请:目前参与第一天进来25人,

002  对于参与人不多:还在观察中

二、想法解释

1.我的隐含假设1 人员邀请

001 圈主邀请的人:都是购买课的人,这样可以保证白剽的人,但是如果被邀请人,以我的链接再转发给非购课人员,同样也可以加入,所以还是会出现少量白剽人员,而这里面的关键因素是被邀请人的行为

003 审核制人:可以阻止大量白剽的人,需要提交购课证明,但是这会增加繁琐的程序。

2.我的隐含假设2 参与人不多

001 情况是:25人参加,5人打卡

002 这个活动并不是官方的行为,是自愿行动

003 参与活动:人前提是需要信任感,才会参与,

004 活动反馈:其次人需要反馈,是因为价值感,是不是需要设计导师大咖点评呢

三、思路出口

1.问题:我当时出现的问题

001 针对人员邀请:思考目的,是为了什么而做小打卡的设计

002 针对参与人不多:目前情况我也有预估,因为官方目前对于自组织的行为,是中立的态度,所以可能还是需要不断转发增加曝光度

2.替代:下一次出现这种问题

001  针对人员邀请:与主理人探讨下

002 针对参与人不多:与参与者又打卡人,参与者没有打卡的人,问问想法

3.提炼:这件事情给我的启发是

001 针对人员邀请: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002 针对参与者不多:思考不同人的角度,为什么参与,为什么不参与,不陷入自己的迷思

四、行动决定

下一步,我可以立即做的是:

1.我要。

  001 梳理自己为什么要做什么事情

  002 做这件事情的边界是什么,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希望做

  003 不能做,不希望做他真的是边界吗,如果是自己的事情,多问问自己,如果是朋友,多与朋友沟通

2.我以后要坚决避免

  避免陷入自己局限中(为什么要拒绝白剽,为什么一定要很多人参与)

3.我接下来要尝试改进的       

  001 沟通技巧(与主理人沟通,与参与者进行沟通)

  002 思考路径(多角度考虑问题, 站在用户的角度,站在设计者角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成甲思考力】觉察日记004 |小打卡设计|06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bp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