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丽人生——《无声告白》书评

美丽人生——《无声告白》书评

作者: 来夏天吧 | 来源:发表于2017-08-09 19:22 被阅读0次

终此一生是一个很可怕的词。所有有关尽头的词语都带有谶语一般的悲哀感。我们会死的,青春会溜走,偶像剧会结局。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到来,会让人舍不得——从这个层面来看,人这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失去,不断体会“舍不得”这份感情的过程。

薄薄一本书讲完了莉迪亚从不曾快乐的一生,当快乐也变成一种猥琐的期待,比悲伤的分量可重多了。让我震惊的是一直让国人羡慕的美式教育,其实也不过尔尔(当然这是特例)。全世界的父母都没有什么不同,从来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民族教育方法。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好孩子,各有各的个性,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行事方式。新爸爸新妈妈们中很多人自己都没有长大,更别提教育别人成人。所以难免会犯错误。这样裹挟着爱意和自私的错误往往会误导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但这没有关系,就像莉迪亚最终坐上小船时一样,孩子会长大,会再有孩子,会理解和包容,会成熟,会开口说“不”。虽然莉迪亚没有熬过这个坎,但大多数人都是痛苦地破茧成功,人类便是如此繁衍至今。

私以为如今见识渐多,再也没有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想法。中国人崇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相较于上一代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偏高记忆高考体制的原因,我身边的父母们更愿意让高考决定孩子的人生而不是自己。“你要考上北大”不不不,没有父母会这么混蛋,只要比邻居家的儿子考的好,怎样都行。你是想学天文还是地理,没有关系,好找工作就行。想考研究生,没问题,你好好努力吧,爸爸妈妈支持你。私以为中国人虽然不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但润物细无声的爱更有一番强悍的渗透力。相反把“爱你”挂在嘴边天天说的玛丽琳,只是仅仅爱她自己而已,把活生生的孩子养成了自己的幻想。

在莉迪亚的情况而言,我相信在中国大多是孩子会选择与父母争吵。争吵并不是坏事,很多话在生气的时候才会说,有些时候在相互争吵时才能真正体味到父母的心意,不失为一种痛快的沟通方式。虽然有可能会挨打,但一顿皮肉之苦换来拥有理解与支持的幸福人生,我想是值得的的。长痛不如短痛嘛。

看完《无声告白》我的心情确实久久不能平复,非常好看的小说,可读性很强,对心理的描写堪称深刻。和父母沟通上的隔膜也是我很感兴趣的内容。读完此书,我更加感恩于我的家庭,我生活的国家和社会还有我现在拥有的自由的美丽人生。

相关文章

  • 美丽人生——《无声告白》书评

    终此一生是一个很可怕的词。所有有关尽头的词语都带有谶语一般的悲哀感。我们会死的,青春会溜走,偶像剧会结局。无论是好...

  • 无声告白 书评

    作 者:[美]伍绮诗 主 题:跨国婚姻 家庭教育 梦想 主人公:詹姆斯(父亲) 玛丽莎(母亲) 内斯(长子) 莉迪...

  • 【书评】《无声告白》

    【书评】《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别人的期待中度过。而我们要做的,是摆脱他人的期待...

  • 无声告白-书评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香港移民第二代的华裔作家,伍绮诗 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最强烈的...

  • 《无声告白》书评

    作者伍绮诗,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作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她毕业...

  • 《无声告白》书评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2019年看完的第一本书,陆陆续续看了有几天,挺有感触的,想...

  • 《无声告白》书评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Throughout our lives all we...

  • Kindle问简书 今年你读了什么书|我是花家小落

    无声告白:您摘过菜吗 今年读了好多好多书,但是写完书评的只有一本无声告白。在谈到无声告白之前呢,先讲三个让我目瞪口...

  • 《无声告白》书评有感

    千帆过尽,我们才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生活到底该是什么模样... 《无声告白》里说“我们终...

  • 《无声告白》书评,人生总有缺憾

    “莉迪亚死了。”小说的开篇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这是一本一气呵成的小说,但它并不是什么悬疑侦探类的,而是通过讲述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丽人生——《无声告白》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bq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