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文新解

古文新解

作者: 快马 | 来源:发表于2025-01-06 09:39 被阅读0次

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传递给我们的道理并不复杂,对待疾病要及时治疗,不要讳疾忌医,否则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扁鹊见蔡恒公》原文是这样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翻译出来并不难,大致是疾病如果在可控范围之内,及时治疗是可以药到病除的,若疾病逐渐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纵使华佗在世,也是无力回天。

这个故事以及这个故事的道理早就刻在了我的脑子里,只是这么些年,我从没有把它们和我身边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直到遇到了这样一位家长,三年中,她和我为数不多几次对话,尤其是最后一次对话,让我极其强烈地想到了《扁鹊见蔡恒公》这个故事以及这个故事传递出来的道理。

三年前的暑假前一周,她通过别人的介绍加了我的微信。

她问:“你好刘老师,我儿子暑假开学后上小学三年级,不会看图写话,是不是需要学习学习?”

我答:“到了三年级,便是学习的分水岭,孩子如果不会写作,是该重视起来了。方便的话,您发一篇孩子最近写的习作,我来帮他分析一下,看看需不需要学习。另外,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

她说:“好的刘老师,等孩子放学回到家,我就发给你哈。”

一天,一周,甚至接下来的一年,我也没有收到她发给我的习作。补充一下,我很佛系,轻易不会主动营销,所以没有追问。

两年前的暑假一开始,她又给我发来了信息。

先是一个羞涩的表情,然后说:“不好意思,刘老师,咱们暑假安排课了吗?”

我没有删除信息的习惯,所以能看到她以前和我的聊天记录,于是回复:“您好家长,暑假确实安排了一些课,有作文有阅读理解。”

她秒回:“太好了老师,我儿子今年开学就上四年级了,不仅作文还是不会写,阅读理解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平时也不喜欢读书,真愁人!你看能不能让我儿子先试听一节课?”

我答:“当然可以,随时欢迎孩子来试听,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她回复:“好的老师,太谢谢你了,我们明天就去。”

一天,一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也没有等来她和儿子的到来。

就在昨晚,她又发来了信息,又是一个羞涩的表情包开道。

紧接着,她问:“老师,我儿子的语文成绩真拉胯,70分都得不上,作文从来没有写完过,阅读理解也得不了几分,咋整?都五年级了,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咱们寒假有没有班课?”

面对她急切抛过来的一连串的问题,我并没有急着回答,我在想,要不要回复她呢?

过了一会,出于礼貌,我回复她:“您好家长,寒假安排了课,年前七天,年后五天。”

又是秒回:“老师,那我们可不可以年后再去呢?年前就想让孩子尽情地玩几天。”

我一下想到了《扁鹊见蔡恒公》,脱口而出:“家长,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她答:“说。”

我犹豫了一下,说:“还是不说了吧。”

她发了一个捂脸流泪的表情包,我没有再回复。

她大概率知道《扁鹊见蔡恒公》这个故事,但她一定不知道我的欲言又止之中所隐藏的意思,和这个故事息息相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新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cr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