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评书、读经典心得有二

听评书、读经典心得有二

作者: 童心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2-27 22:36 被阅读0次

由于人人都在避阳,出去约见朋友、探望亲人都不太方便,工作之余,只能听听看看读读。

本日在学习强国听到田连元老先生播讲的《刘秀传》,刘秀作为汉室中兴的后代骨血,在王莽篡位之后历尽艰难,他的出生和童年时期一方面备受奸贼严加防范、伺机谋害、反复追杀,一方面也备受汉室忠臣几经周折冒死保护、精心培育。最终在光复汉室大业功成名就。

如果站在儿童发展教育的视角来看。儿童在少儿时代经历风险苦难是需要让孩子们心理上容易受到强烈的刺激、惊吓,但是如果在他们的身边时刻有重要他人鼓励、呵护、正面引导,那么,他们不仅可以经得起挫折,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积极、勇敢、有担当的品质,锻炼他们处变不惊的心态和姐姐问题的能力。

本日也读了几页《史记》中的《商君列传》,里面介绍的是战国时期商鞅的成长发展故事和帮助秦穆公强秦变法的过程。里面有点名句究竟是司马迁整理改编还是商鞅本人的原话,还尚未考证,但是给世人的启发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说“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意思就是说:平常的人安于旧俗观念、礼制,学者囿于书本知识。这两种人,居官守法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和他们谈论常法以外的事情。商鞅在劝谏秦穆公图强变法的时候,同朝为官的人比较保守,反对商鞅的变法思想,商鞅同时提出了这样的理由说服秦穆公。最终秦穆公同意采纳他的变法意见。小自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遇到问题或者面临困境时候,既不能局限于老传统老做法,也不能照搬书本、循规蹈矩,而要因时因事做出超过常规的决策,才能解决问题。

前几日家访了十余位初三家长的家庭教育做法,好多家长不是依照原生家庭父母教育自己的简单方法,就是照搬网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结果搞得孩子不仅厌学偏科,还有的亲子矛盾升级,甚至有自伤自残的现象。如果能够参透商鞅那两句话——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也许他们对于自己的管教方法也会有所探究思考吧?

相关文章

  • 为了消磨时间

    今天帮邻居下载戏曲、评书,也一起探讨戏曲评书的经典片段,当我问他为什么听这些时,回答是:消磨时间。 听到他的...

  • 2021-08-04随笔

    最近迷上了听西游记 是评书。 是单老先生的版本! 很是经典! 或许是人老了吧! 渐渐地喜欢上了评书。 渐渐地,尝试...

  • 听评书

    我13岁时,每天都要听评书。 都怪我表哥带我入坑,中午12:30刚好从学校刚回来。打开收音机就可以听到张少佐的《昆...

  • 听评书

    说过喜欢的女演员,说过自己眼中演技最好的演员,说过自己喜欢的歌手,说过那些年抽过的烟,说过看球的日子,说过听广播,...

  • 听评书

    听评书 评书是曲艺的一种。仅靠声音就能将人物、场景描绘如画。在我少年时代,在电视稀罕、网络更不知为何的年月,听评书...

  • 听评书

    记得还上初高中的时候,曾在收音机里听过一部评书,单田芳先生的《龙虎风云会》,断断续续听了很久都没完结。 后来,到了...

  • 听评书

    我喜欢听评书 理由: 1. 解放双眼。耳朵代替眼睛,声音代替文字。不会看着累,也护眼。 2. 不用灯光,省电,随...

  • 听评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偶尔在手机软件喜马拉雅里听到了评书“三国演义”,越听越爱听,越听越着迷。 我忽然觉得,这个纯用...

  • 听评书

    每次我把听评书填入个人兴趣爱好一栏,我总感觉自己跟老头子似的。不过没办法,这件事情我坚持做了有20多年。刚才洗澡时...

  • 听评书

    夜又深了,忙碌的一天也算告一段落。少年已经熟睡,我轻轻关掉平板里的评书。 最近少年在听单田芳老先生的《三国演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评书、读经典心得有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da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