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书

作者: 那年夏天_517 | 来源:发表于2021-01-28 23:39 被阅读0次

夜又深了,忙碌的一天也算告一段落。少年已经熟睡,我轻轻关掉平板里的评书。

最近少年在听单田芳老先生的《三国演义》,评书和书不一样,同电视剧也不一样,更有其独特的魅力。

对于每晚睡前的评书,我是支持的。因为我觉得听评书很好,尤其听名著,更能让人细细品味故事中的人物个性。关键一点是,听评书不伤眼睛啊!对于一个近四百度的孩子,我不能剥夺他喜欢看书的权利和爱好,但我更赞同他听书的好习惯。

二十多年前,我上初中那会,很喜欢听收音机里的评书。印象最深的,就是单田芳和田连元。

他们的声音都很有辨识度,

老先生们那时候应该还很年轻。说书说得那叫一个精彩。让我二十多年后还能记忆犹新,还很愿意推荐给我的孩子。我们两代人听两位先生的评书,今天也算是对先生们的一点怀念和致敬吧!

我上初中那会,属于晚长型的,个头儿还没少年高。但是却皮得很,比同龄的孩子长得矮小,却比他们闹腾。上树下河爬墙头,样样不落。但就是这么爱闹腾的孩子,听起评书来却安静又认真。

那是有些书读不到,但听评书就可以了解到。像《甘十九妹》这样的书,我至今没读过,只听过评书,但是当时一边听一边想象人物的样子神态的情形,却还是能想起一二。

听了很多年的评书后,我后来才在电视上见到说书人的样子。哦,原来他们是这样说书的呀!那惊木一响,听书人就和说书人融进了一个相同的世界。

忘了什么时候推荐给少年听评书的,大概三四年级吧,他已经不满足于绘本故事和童话故事了。孩子们读书都是有节点的,从绘本到过渡书到章节书,最后再到大部头,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这个过程不能颠倒,也不好漏过哪段。听故事也是一样。

少年小时候喜欢听故事,我很少拿着故事书给他念,常常想起什么就瞎编什么,反正他也不知道故事的原版到底如何。到了一年级,他认字多了起来,渐渐从绘本过渡到章节书。在看了大量的故事书之后,他不愿意我给他讲了,因为知道了我忽悠他。少年属牛,金牛座,很保守固执的性格,不允许我乱改故事情节。

听了大量故事之后,有一天听了段我有意播放的评书,少年顿感兴趣。从此基本上不听些哄骗小孩子的童话了。咳,知道的太多也不好,不好糊弄了。

少年听评书从四大名著开始,不像我那时是从各种侠义故事开始的,尤其北宋年间的绿林好汉们的英雄事迹。以至于我有些遗憾,少年少了很多江湖气啊!

有时候也播放些照着名著念的声音,但是少年觉得听别人读还不如自己读来得爽快。但评书就不一样了,它可有趣多了!听起来给拉家常似的,幽默风趣,轻松快活。这得赞一声说书人的功底了!

一把评书,让中年能扯出二十多年的陈谷子烂芝麻,足见影响之深。

一桌一扇一惊木,千古往事锦绣口!

相关文章

  • 听评书

    我13岁时,每天都要听评书。 都怪我表哥带我入坑,中午12:30刚好从学校刚回来。打开收音机就可以听到张少佐的《昆...

  • 听评书

    说过喜欢的女演员,说过自己眼中演技最好的演员,说过自己喜欢的歌手,说过那些年抽过的烟,说过看球的日子,说过听广播,...

  • 听评书

    听评书 评书是曲艺的一种。仅靠声音就能将人物、场景描绘如画。在我少年时代,在电视稀罕、网络更不知为何的年月,听评书...

  • 听评书

    记得还上初高中的时候,曾在收音机里听过一部评书,单田芳先生的《龙虎风云会》,断断续续听了很久都没完结。 后来,到了...

  • 听评书

    我喜欢听评书 理由: 1. 解放双眼。耳朵代替眼睛,声音代替文字。不会看着累,也护眼。 2. 不用灯光,省电,随...

  • 听评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偶尔在手机软件喜马拉雅里听到了评书“三国演义”,越听越爱听,越听越着迷。 我忽然觉得,这个纯用...

  • 听评书

    每次我把听评书填入个人兴趣爱好一栏,我总感觉自己跟老头子似的。不过没办法,这件事情我坚持做了有20多年。刚才洗澡时...

  • 听评书

    夜又深了,忙碌的一天也算告一段落。少年已经熟睡,我轻轻关掉平板里的评书。 最近少年在听单田芳老先生的《三国演义》,...

  • 老年生活

    地铁上,听评书。

  • 听水浒评书

    最近开车上下班路上就在听单田芳老师的水浒传,原著没完整看过,电视剧也大概看了一半。虽说水浒文学价值很高,但是要说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yf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