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抚养孩子是人生一场修行2018年2月26日

抚养孩子是人生一场修行2018年2月26日

作者: 42d18ebc61e8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15:47 被阅读0次

    先看两个事例:

    1,昨天早上起床他自己搭乐高的飞机,机翼部分他安装不了,他一边哭一边搭,持续大概10多分钟的样子还是没有安上,最后他拿过来要我帮他,我当时很火大,觉得他哭的很烦,就给他收了,事后又后悔了,然后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给他弄好了,这么处理是不是有问题?

    2, 儿子8岁二年级,做不好事情就哭。比如写作业,写字写不好就生气,纸都擦破了,一直哭。我过去想抱抱他,安抚他,说“没关系,写不好就不写了”,没想到他更生气了,把我推开。后来我也生气了,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他狠狠地看我的眼神让我心惊……

    类似的小事,或许每天都在发生。这时,我们怎样做,可以给孩子力量,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有抗挫力、更加强大起来?

    一、 接纳、无条件的爱(允许孩子脆弱、有负面情绪、有倒退的表现)

    上面两个例子中,首先,孩子做不好时沮丧哭闹,这让家长很生气,为什么?因为这让家长有一种当家长很失败的挫败感。

    我们常说接纳。接纳的意思就是:允许孩子脆弱、崩溃,他可以在做不好、受挫时沮丧哭泣。如果我们真的能有这样的接纳,那么,在孩子有这些脆弱表现时,我们就不会再有那种挫败感,就能更好地保持平和的情绪。

    孩子需要我们多多接纳,尤其是下面这些情况:

    第一种是:对于3岁以下的小幼儿,要多接纳。我常听到家长抱怨,说他的3岁以下的孩子如何敏感脆弱玻璃心,比如,被别人稍微冒犯,就崩溃大哭。我想说的是,想想,另一半家长在抱怨什么——他们在发愁自己的孩子打人、不知危险、冲动……

    孩子的这些表现不一定都是您教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这是性格所致。他现在的问题,只是因为他还小、正在成长。

    您坚持好的做法、保持乐观、耐心等待他成长就好。

    第二种情况是:在成长过程中,允许孩子反复,允许停滞、倒退。幼儿、特别是男孩,他们的成长可能是进三步、退半步。或者,他们在某个方面突飞猛进时,或者即将要突飞猛进时,在另一个方面,会有退行表现,比如,突然尿裤、突然不好好吃饭、情绪易爆发,等等。所以,当您觉得孩子最近突然问题特别大时,要把眼光放远,相信——总的来说,他一直在进步!

    有家长这样的接纳和承载,孩子就可以更快地渡过这个阶段,继续他的成长。

    再有就是,当我们感觉孩子脆弱不堪、哭闹点超低时,多想想,他是否处于什么特殊状况中。比如,刚搬家、家里人员有变动、刚生过病体质虚弱,等等。比如,有时,一向很懂事的孩子,突然无故哭闹,那很可能只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了。这时,家长需要细心观察,而不要满脑子都是要他坚强、怕他玻璃心之类的念头。

    总之,要孩子坚强、强大,前提是,他知道他有父母的接纳和承载,他随时可以安全地“脆弱”、“崩溃”,这样,他才能放心地成长,逐渐强大起来!

    二、有高期望和要求、有积极正向的引导

    现在很多家长不敢提“高期望”这个词了!一说,就想起过去那种望子成龙型家长。其实,家长自然都渴望把孩子教育好。并且,专家研究家长的教养类型,得出的结论都是,教育效果好的家长,对孩子不仅有关爱接纳,也有高期望和要求。道理很简单:你的期望和要求,在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记得有段王朔谈女儿的话,流传很多,大意是,“我干嘛要她成功,不就是挣一些钱被一些人知道吗!”我也很喜欢这段话,这说出了我们对某些世俗价值观不从众的独立姿态。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要清楚,无论是兴趣激情,还是各种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来自我们自孩子出生以后的点滴教养!

    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只是:1,我们的教养目标要是全面的,而不只是成绩和成功。我们心里要有清晰的教养大方向,有指南针。2,我们可以有高期望和要求,但是,遇到不如意的表现,多从原因上去改变,而不是只对结果发怒——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做最好的努力,接纳现状和以后的结果。

    不要让你的期望和要求,改变了你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关于期望和要求,下面具体聊这几种情况:

    你的期望和要求,促使孩子有真的进步。孩子的自信不来自他人的夸奖,而来自他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见证。比如,如果孩子开始学琴了,那么家长就应该对孩子有一些要求,要他每天练一点。这样积累下来,他的水平真的有提高,他的信心和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当然,你的期望和要求需要比较合理。我们给孩子定要求和标准,一个原则就是——比他目前水平稍高一点。你要让孩子:1,需要做一点努力;2,不让他费太多劲以至于绝望崩溃放弃。这也附和教育家维果斯基很早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你的期望和要求必须从正面提出,因为这样,你所传达的,就是对他的能力和潜力的信任。这一点,不论是在你最初提出要求,还是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都是如此。

    比如,我们让孩子开始学一样东西,本是好事,但有的家长说出来,就好像这是个惩罚!遇到孩子做不好时,我们可以说,“我看你平时做事都很努力的,这个,我们再多花一些时间练练,应该也可以做好的

    遇到瓶颈、挫败时,我们的要求,可以教给孩子积极应对、向前看,而不是沉溺于失败。

    比如,对于小幼儿,在他们做事时,大人最好少围观少插手,只在他需要你时再帮忙。孩子的很大压力来自大人的围观和指导。如果他一个人在那做,做不好,他可能放弃,也可能哭一会,也可能边哭边继续努力。

    小幼儿因做不好而哭时,家长既不要为此烦躁生气,也不需要马上去把他哄好、止哭。孩子体验这种感觉,然后有机会自己调整,自己选择应对方式,这对他的情绪发展很重要。

    常有幼儿家长说,我的孩子拒绝我帮他!我想,如果家长能少围观、少评价、对孩子做不好不生气、不过于主动去指导,保持平和情绪,那么,你跟孩子间,没有那么多情绪阻隔,这时,孩子会比较自然地来求助的。

    此外,家长不要滥施共情。

    现在家长都知道共情很重要,但有时,你真的不需要立刻去共情,你可以在稍后跟他聊时,说一句表示理解的话。并且,请一定记得,共情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最后一定要以启发孩子积极思考解决方法来结束!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比如开篇提到的,写作业写不好。这时,家长要诚实于自己的心——如果这是他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并且也是应该做好的,那么你就不要说“没关系,写不好就不写了”。想一想,你真的认为“没关系,写不好就可以不写了”吗?

    这时,我们观察一会,给他机会自己去处理。如果他需要你帮忙,再去帮一点——记住,只帮他需要的那一点,最后要让孩子觉得他自己努力了,是自己做好的!事后,把孩子叫来谈一下,平时可以做哪些,去提高。制定个小计划。

    再说前面提到的第一个事例,这里,家长做的恰好都是正相反:1,先是为孩子的挫败情绪而烦恼生气;2,在孩子需要帮时却没帮;3,事后倒替孩子做了,孩子没有亲手完成,没有获得成就感,以后仍然会缺乏信心。

    对大龄幼儿的行为规范有要求。

    比如,有关自控自律的要求,可以提升孩子自控能力。当幼儿感到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跟外界减少冲突时,他会觉得自己有掌控感、有力量。再如,对孩子礼貌的要求,可以让孩子赢得外界对他的尊重,更有尊严,这可以给孩子内心增值。关于团结友爱的提醒,可以帮孩子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不知是否有家长很怕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约束和要求让他哭闹?我感觉,对孩子有适合他年龄的、必要的约束、要求和一些拒绝、不予满足,这对孩子有益。这样的关系里,互动更有活力和张力,孩子很容易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否则,哪都碰不到边界,像陷入软绵绵的深渊,倒会让人绝望!

    不夸大孩子的感受。

    似乎很多家长都有夸大孩子感受的倾向。小孩无论是哭闹、身体不适、受挫、对幼儿园学校不满……他所表现出的都只是他当时的情绪,家长爱子心切,感受起来,无意中就放大了很多倍。我们可以:1,承认孩子的感受。2,指出事情可以变得更好,这些都是暂时的,帮孩子看到全景。3,启发孩子一起想,可以怎样做。

    比如,当你的孩子回家抱怨小学老师如何不好时,我们可以表示理解,但不能一直跟孩子一起自怜自哀,并愤愤地要找老师去理论。有时,老师的确应该做得更好,但只要老师没有需要你跟校长投诉的行为,那么,我们在跟孩子辨明是非的前提下,也要让孩子:1,尽量理解老师,有基本的尊重;2,多自省、做好自己,有时这会让老师也有转变;3,乐观、耐心地等待来年换老师。

    我们要帮孩子从受害者角色里跳出来。

    孩子在未来一生里,都会遇到他不喜欢的同事或上司,他的生活里还会有各种一起的人和事,锻炼着去应对,才是帮他强大!

    随着孩子长大,调整沟通方式和教养方法。

    正常情况下,孩子会越长越强大的,但有些家长在无形地限制孩子,他们似乎沉湎于让孩子保持小宝宝的状态。比如开篇第二个例子里的妈妈,对于7、8岁的男孩,用对待小宝宝式的抱抱来安抚,显然不适宜了,这只会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

    三、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哪些?我试着列举:

    家人间关系好、家庭氛围和谐、让孩子多跟不同家人玩(特别是爸爸);

    鼓励孩子——多运动、多交往、多接触大自然、多玩水玩沙子走不平的路;多接触社会、去各种地方开阔眼界;

    把孩子放在主动的位置上,鼓励他做自理和家务、在外鼓励孩子主动做事;

    平时家长跟孩子正面、理性沟通;互动不必总是小心翼翼和风细雨,有玩闹玩笑;以诚沟通;

    照顾不要过于精细,不要过度教养;物质上档次不要太高,生活朴素一些,即便经济条件很好;

    增强孩子体质: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愉快的家庭氛围。很多孩子表现得脆弱、易闹,也是因为身体不强壮、虚弱或常常不舒服;

    给孩子讲一些有关勇敢、坚持、勇气、探险等等主题的书;

    家长有乐观、积极的心态;示范怎样建设性地面对错误和失败;

    平时注意培养发散思维、一个问题多解、从不同角度去看事情、换位思考;

    教给孩子怎样保护自己、处理冲突,怎样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

    不要试图屏蔽生活中一切负面东西,常常,它们才是真正让人变得强大的契机。当然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负面事物或压力,要适度,不要超出孩子承受能力过多;……

    这些,都很重要!

    各种孩子敏感、胆小、脆弱、哭闹点低等等问题,孩子的表现都大同小异。家长、特别是小幼儿的家长,不必围着那些现象发愁,只要坚持正面去建设,那些小现象随时都会改变!

    四、价值观、大本营、付出与助人、品德与爱心

    依内心原则行事

    有自己内在的评判坐标,依内心原则行事,这比较接近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第六个阶段。我们当然不能强求孩子做到如此,但我们大人自己要努力去做。不论对大人还是孩子,这都可以让我们内心强大。

    比如,幼儿常常对他人的评论很在意,跟家长投诉说,别的孩子说自己怎样不好了。这时,问问孩子,你自己怎样判断?别人的话有没有改变你?引导孩子多听自己的判断,学会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再如,有位家长讲个事情,说外甥参选区三好学生,过学校这关时,连续三年,每年同学投票和综合评分,都是遥遥领先排第一,但老师频频暗示送礼,家长没送,最终每次都推选了其他人。

    我想,靠贿赂得到的三好学生,只能徒长虚弱与傲慢、依赖与脆弱,丝毫不能给孩子增加真正的力量!而坚持自己的原则,这反倒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强大!

    付出与助人

    当我们在付出、在帮助他人时,我们是富足而强大的。我们不必强求孩子做到怎样,但如果你记得,时常把孩子放在主动的位置上,鼓励他做事,服务他人、关爱他人,那么他就有更多机会去感受自己的价值与力量!

    现在我们都说要接纳。有人看了上面这些,或许心里在想,为什么要求孩子强大,我们大人都不够强大,难道你没有脆弱、想找人倒苦水的时候吗?

    我想,一方面,我们当然可以脆弱。我们接纳自己和孩子的状态与各种情绪。我们要有勇气对自己和孩子的各种状况,说“可以”!

    同时,另一方面,我觉得,一个人的心理习惯、情绪习惯,是可以经过努力,有改变的。

    总结下来,跟大家共勉!

    2018年2月2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抚养孩子是人生一场修行2018年2月26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dq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