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痛,“富二代”的青春之殇

痛,“富二代”的青春之殇

作者: 施小秋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2:13 被阅读4次
    痛,“富二代”的青春之殇

    又一个生命逝去了,又是中学生跳楼自杀。

    15岁初中生因被班主任剃光头,跳楼自杀。


    近几年,青少年的自杀新闻经常可见。

    每年高考前后都是中学生自杀高峰期。

    今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早上,河北平泉一考生不堪压力跳楼坠亡。

    2017年6月7日高考首日,辽宁朝阳市喀左县大城子镇一男考生跳楼自杀。

    2016年6月8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五中的一女生考完语文后,跳楼身亡。

    而更多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孩子的自杀,不是死于无法言喻的痛苦和无法逾越的人生艰难,他们自杀的理由却常常是“没收手机”、“赖床被母亲掀被子”、 “被关电视机”、 “不想考试”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

    是什么使死亡如此被“轻视”?

    是家庭的不幸福、学业的压力、社会生活的不幸,还有青春期性萌动等等?都是,但最主要是充足的物质满足却没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庭,是孩子是中心。要什么有什么。从饥荒年代走来的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物质的满足,甚至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养成很多“富二代”。这样成长的青少年一代,没有吃过缺衣少食的苦,没有感受过自己创造物质生活的辛苦,也就没有珍惜的意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旦物质基础崩塌,或者受阻扰,这些青少年就认为是天大的事,轻易做出轻生的决定。

          而另外一个痛苦是,过多的物质享受,让他们放纵物质欲望时,也会很痛苦。很多学生和年轻人总是感叹老了老了,“生活无聊,一天天过的没有意思”,“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他们习惯了欲望和享受,习惯了外界的娱乐和刺激,没有外界的游戏、电影、音乐、娱乐、饭局的刺激,他们就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可是刺激久了,感受力就迟钝了。一旦有一些社会引导,甚至网络的负面刺激,很容易想实施逃离这个痛苦社会的想法。

      困苦铸就坚韧的灵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官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几天之后,官员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并且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官员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贫穷提高幸福的感知力


    去年,芒果台播的《变形记》,我很喜欢看。里面有个17岁的少年,父母做生意,有钱,不能陪他。而他成天逃课、闯祸,讨厌父母。他在变形记中是不良少年,讨厌他要待的小山村。做他的“妈妈”的是个残疾人,生活贫穷。柴火需要上山砍回来,吃的菜需要地里种出来,肉只能一个月上集市买一点。清贫的生活却养育了善良、孝顺、坚韧的孩子。少年经过自食其力,兼感受到贫穷妈妈的朴素的爱,痛改前非,重新爱上生活,回学校好好学习。

        我们感谢祖国的强大,享受到现代生活的物质丰富。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富”的副作用,摧残了青少年的生活,腐蚀了灵魂。是时候用适当受限制的物质需求来锻炼我们的下一代了。

            希望青春之殇,不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痛,“富二代”的青春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e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