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这是弗洛伊德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这周要谈的攻击性,可以这样理解:生命力展开时必然是有攻击性的,这是极为普遍性的力量。
第一讲是“每个人都不好惹”。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我们很多人不敢表达愤怒,就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愤怒从逻辑讲是非常合理的,但潜意识层面的愤怒却是达到了恨不得别人去死的地步。同样的,很多人不敢表达渴望,也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渴望看起来很正常,但潜意识层面的渴望却是达到了恨不得独占全世界的地步。每个人都不好惹,你自己也绝不好惹。那些“老好人”其实一样有根本性的自恋,一样容易有愤怒,只是没有表达出来,甚至都觉知不到。但如果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展现自己的报复心。
说实话我就是一个不敢表达愤怒的人,从小到大在同学老师面前或者是同事领导面前,我极少表达不满情绪,更别说去攻击别人了,在外面看来我好像很善解人意的感觉,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是那么的“好”,我有时候脾气还挺大,特别是对自己爱的人都是很任性的。以至于在工作中,老板跟我说,我特别像台湾公司的那种工作作风,什么事情都执行的很好,还从来不拒绝上面安排下来的任何工作,其实听到这样的话我内心是波动的,别人可能觉得是表扬,我是很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的,因为每次领导另外安排下来的事情我是十万个不想做的,但我怕拒绝后会破坏和上司的关系,特意去压制自己的想法不敢说出来,以至于我会向自己所爱的人去发脾气。我一直想要改变自己,让自己潇洒,所以我辞职了,我向领导说不了,他们很诧异我竟然会这么做,那时候我心里是无比畅快的。
第二讲是“攻击性的意义”,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如果母亲在婴儿攻击下得以存活——母亲既没有死去,也没有离开,同时也没有报复惩罚他,那会让婴儿意识到,母亲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控制之下,是他之外的另一个存在。当母亲能接住婴儿的攻击,母亲就与婴儿建立了联系,一元关系里的攻击性,就变成二元关系中的热情。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不管怎么惧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他很容易像是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的电视剧电影等内容要比以前人性化很多,特别是里面的角色感情越来越丰富,人设越来越饱满,不像以前小时候看的剧,里面好人和坏人特别明显,非黑即白,所以在如今看来真的特别假特别虚;现在时期剧中的人物情节很多都符合人性,比如说正面角色和负面角色,都没有很明显的好坏之分了,在某种情境下好人可以是坏人,坏人也可以是好人,这样看来就是一个完整的饱满的角色了。这个点我觉得也是可以这么去侧面理解“攻击性的意义”的,有时候人性就是需要有点棱角才会活的鲜明。
第三讲是“如何转化破坏性”。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的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在正常关系中,接纳攻击性,转化破坏性,是非常值得的。你会看到能做到这些时,我和你,以及关系都会变得更有生命力。并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的亲密才会发生。关于如何转化破坏性的问题,我发现我小时候也是特别不乖的小孩子,爱哭爱闹耍脾气,父母来说你几句,我还经常还嘴之类的,然后小时候只要一不听话就会打我,所以我稍微大一点之后就特别乖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小像我这样的经历。 最后分享一段鲁米的诗:
我到得了那里吗? 那个鹿只扑向猛狮的地方。 我到得了那里吗? 那个我所追寻者在追寻我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