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可以理解为人的精神、心理功能的某种障碍,从精神康复的社会工作中,我体会到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适用于普通人的成长,或者说对孩子的培养。
第一、情境
语言很有趣,有观点认为语言就是权力,实际上语言传递出的表层含义和潜含义,会让接收信息的人有不同的领悟。
人在环境中改变,这话是对的,环境里有有形的东西,例如在非洲可能人不习惯穿鞋;环境里同时有无形的东西,例如你进入一家医院,和进入一个酒吧,自然呈现出的状态会不一样,医院没有写着请勿嘻嘻哈哈,但是你真的不会嘻嘻哈哈更不会高声大笑。
我们换一个词,把“环境”换成“情境”,是不是很快有不同的感受?在教育中,情境体验是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在学校举办一场集市,或者一场义卖活动,就是创造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里体验与角色相关的内容,甚至掌握一定的技能。如果一位母亲带孩子去菜市场,这是进入了一个更加真实和自然的情境,孩子作为“买手”需要有作为“孩子”、作为“学生”不同的思维、行为和沟通。
情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流动和多维度的。例如上数学课,孩子们学习加减乘除,在菜市场,孩子们需要考虑今天买多少菜,一共花多少钱,要如何组合菜品,付现金的话考虑找零,如何讨价还价,是否多询问几家?如何设计购买物品的路线。曾有朋友告诉我,老阿姨在超市买虾或其他海产品的话,装虾塑料袋要戳个洞,买完所有的东西再给虾称重,因为那时候虾身上的水已经沥干了。
一个好的演讲者,未必是一个饭局中好的参与者。在情境中,人需要做很多判断,对动态发生的事情需要有回应。
有一位精神康复患者会在公交车上骚扰女士,公交车是一种情境,也许有某种刺激源(例如狭小的空间、看到漂亮姐姐),这个情境会产生某种风险(例如因为骚扰,有人报警而被帽子叔叔带走),如何在公众场合自我控制和沟通,就成为这一情境下需要掌握的能力。
最近奥运会,有一个说法是,为训练运动队的抗干扰能力,教练组邀请了附近的居民到训练馆呐喊和喝倒彩,这就是制造特殊情境,帮助运动员们适应比赛情境。
我想看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了,人活在环境中,或者说人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穿梭的,在一个有压力的情境中(例如小胖在落后比分的情况下),在无人关注的情境中(例如你是后备选手),在被过度关注的情境中(例如最近的红妹),在不熟悉的情境中(浪漫国的泳池浅,游起来浪大),在工具不称手的情境中(打顺手的拍子坏了),在不被信任的情境中(一天数次尿检),在搭档退出的情境中(网球混双临时换人)......说起来我们每天的生活也无非是这样的鸡飞狗跳,我在想,后羿回家发现嫦娥奔月,灵药吃光了他又追不上去,他喜爱的小动物鸡和狗也都上天了,后续日子怎么过,这也是后羿需要面对的一个情境......
接着说。
我想看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了,人是活人,仅在固定环境中学习和训练是不够的,人的成长需要进入活的“情境”。
最近李小双又火了,采访的时候他说,刚退役的时候,他甚至需要重新学习“说话”,学会跟人交流。王濛在脱口秀里说,她做教练后开始学英语,因为要更多交流,而以前做运动员,只需要把脖子一伸,金牌挂上后,说一句“Thank you.”就可以了。
聪明的父母已经知道了,为什么有的教育专家建议孩子去别人家住几天,建议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建议孩子参加夏令营,这些都是换个情境给孩子一些新的“刺激”(此处为神经学动词)。
因为在新的情境中,人会改变的。也因为,人的改变,就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境。
这一条的领悟来源于,精神康复患者在康复中心,可以学习手工、参加文娱活动;而他们真正的成长,需要回到让他们感到困难的情境中。举例来说,一位精神康复患者在甜品店做收银员,碰到客人态度不好,可能和客人发生摩擦,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在情境中学习,不是单纯做手工、参加文娱活动、进行教育教导能完全解决的。
第二、行动陪伴
第二个问题是,转换情境后,如何促进人的学习?在一些幼儿园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会允许家长陪伴孩子几天,这是在陌生情境中,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哦!我熟悉的人在我旁边。”简单说就是在新情境中新能力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有个拐杖备在一旁,遇到情况的时候用来辅助一下。例如遇到小朋友抢玩具,妈妈安抚了孩子后,慢慢引导孩子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一情况,孩子逐步掌握了此种情境下的关键能力,逐步就可以摆脱妈妈这个拐杖。
有小学生回家反馈后桌同学总称老师不注意,用笔捅他后背,引起他大叫,让老师误会这位小学生,后桌还有恶人先告状等行为,孩子百口莫辩。孩子爸爸在家花费数日“情境教学”,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保存证据、如何让老师能发现后桌同学在使坏。
中国自古就有情境教学的传统,老话说叫“师父带徒弟”,“老带新”,为什么不是“教”而是“带”,因为徒弟需要学习的不单是某种能力,而是在情境中如何判断,如何使用某些能力,能力是由熟练行为组成的,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等等。徒弟需要做的是行动,而师父需要做的是陪伴,在陪伴中培养徒弟行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滞后时空的陪伴称之为“复盘”。
第三、从最容易处入手
成长,或者说人的改变,最好是从最容易处入手;也是从最省力之处入手。习惯了“大干快上”的我们,可能不习惯。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写下你最想养成的习惯,或者你的一个目标,然后写出最容易之处,开始行动。例如想运动,不妨此刻站起来伸个懒腰,饭后做两个下蹲起,明早上班提前下车走一站地。
改变需要持续,以及,较少的痛苦。
本文的最后,建议你想几个问题:
一、对我来说,困难的情境是什么?(例如一和美女说话就脸红)
二、有谁可以做我的“行动陪伴”者吗?(俗称“搭子”,建议找一个对此情境感到相对容易的朋友,如果不能现场陪伴,退而求其次,帮你复盘)
三、这其中最容易之处是什么?(例如微笑)
好了,可以开始尝试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