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怕,不悲哀。”
“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甚至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打不倒他。”
读巴金先生的《一个车夫》,让我想起高中的一个朋友——晓。她从小称呼她的爸妈为“大姨、大姨父”,她随大姨姓武,姐姐随爸爸姓曹,她一直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和喜欢。
她说,小时候寄养在婆婆家,直到四岁才被接回到大姨家。大姨告诉她,她是一对四川民工夫妇的孩子,因为非常可怜所以收养了她。她偷偷翻看户口本,发现上面没有她的名字。
她说,在家里一直过得小心翼翼,处处委屈求全,尽量讨大姨和大姨父的欢心,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一份爱。
她说,最难忘的也是最害怕的一次,大姨扯着她的头发教训她,还不给她饭吃。忘记什么具体原因了,只记得是最惨痛的一次,童年的阴影。
她说,她想要在这个家里继续生活下去,就必须变成一个没心没肺的女孩。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她,不在乎别人是否承认她,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卑微地活着,倔强地活着。
“在那一对眼睛里,我找不到承认任何权威的表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强、这么坚定的眼光。”
“我们买了票走进公园,我还回过头去看小孩,他正拉着一个新的乘客昂起头跑开了。”
前几年,晓的大姨父做手术,不,她的爸爸,她改口了,爸妈终于承认她的存在了。她是亲生的,爸妈当初违心地昭告所有人,她只是个外甥女。
她哭了,她终于等到这一刻,她也女儿。
是父母选择了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孩子并没有选择过。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