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命运所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茨威格《断头王后》
主父偃生于齐国首都临淄,他出身贫寒,年少时曾游学于燕﹑赵之地。
1、寒门子弟的逆袭
在主父偃所处的时代,似他这般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很难有出头的机会,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幸好,他遇到了汉武帝。
元光元年,汉武帝颁布了一道《求贤令》,他强调只要是有才华的人,都可以把自己对古今王朝兴衰的看法写出来,自己会择优录取:
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汉书·武帝纪》)
汉武帝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做法,为主父偃打开了“机遇”之门。
汉武帝见到徐乐、严安、主父偃三人的策论时,顿时眼前一亮,他将三人招来,对他们说:“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你们以前都在什么地方呢?为何我们这么晚才能相见啊!)
2、那个除掉恶龙的勇士,成为了恶龙
主父偃的功绩,主要有三条:
一、尊立卫子夫为皇后;
二、揭发燕王刘定国的丑事;
三、设计出了解决汉代“诸侯王”威胁的“推恩令”,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史记·平津主父列传》载:“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
西汉分封的诸侯王,权力极大,他们就如同西周时期一样,随着血缘关系的淡化,诸侯王和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逐渐被野心所腐蚀。
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代表的七位刘姓诸侯王一起发动了叛乱,此事让汉武帝意识到——诸侯王不削,自己的位置坐不稳。
但以当时皇帝和诸侯王之间微妙的关系,削藩一事只能暗地里进行,这种事一旦摆到了台面上,势必会引起诸侯王们的激烈抵触。
主父偃为了在汉武帝面前展现自己的价值,他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这个计策,厉害之处就在于,主父偃以“仁孝”为招牌,让除嫡长子外,本来没有继承权的诸侯子弟们都可以“合法”获得一块封地。
假如原来一个诸侯王的领地算作8,他有三个儿子,嫡长子继承4份,其余二个儿子各自继承2份,如此一来,原本还算庞大的领地,瞬间就分成了几份,诸侯王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也就在无形中消除了。
不得不说,主父偃这手阳谋,真的很高明,因为这,他还担任上了汉武帝内朝的顾问,时常帮助汉武帝提建议。
背靠汉武帝,主父偃彻底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当时,他的门客多达千人,朝堂中畏惧他给其送礼的人往来不绝,主父偃“赂遗累千金”。
有人便劝告主父偃:收敛点,你太横行无忌了,会出事的!
主父偃却说:苦日子我过够了,所以现在我要尽情的享受生活。如果人的一生不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享受钟鸣鼎食的待遇,那还不如受五鼎烹刑算了!
如果说,沉迷享乐是主父偃走向灭亡的开端,他试图左右刘氏宗族的命运,则是导致他最终悲惨结局的关键。
昔年,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齐厉王,齐厉王的母亲纪太后知道此事后,相当愤怒:主父偃何为者?乃欲以女充后宫!
主父偃被拒绝后,他决心借助汉武帝对自己的宠爱,要设计除掉齐厉王。
于是,他就去对汉武帝说:齐国临菑这个地方有十万户居民,他们每天交易的税收高达千金,相当繁华,这样的地方不是掌握在皇帝的儿子、兄弟手中,是不安全的。如今齐王和您的关系已经疏远,“吕太后时齐欲反,吴楚时孝王几为乱”,臣还听闻齐厉王和他的姐姐有乱伦关系。
主父偃的举报引起了汉武帝的关注,他派主父偃到齐国去做国相调查此事。
拿着尚方宝剑的主父偃洋洋得意,他到达齐国后,一点不顾及皇家的脸面。
主父偃召集来以前的亲朋好友,他将自己受贿得到的500金分给这群人:“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
钱分完了,主父偃便去找齐厉王宫中,那些负责照顾齐王和他姐姐的宦官,“令其辞证皆引王”。
一番高调的表演后,主父偃又派人去告诉齐王:我已经知道你和你姐之间的事情了。
齐厉王想起被主父偃举报的燕王结局,他的心止不住害怕的情绪,毅然选择了“饮药自杀”。
齐厉王之死,让汉武帝勃然大怒,他没想到自己的宠臣竟然敢“公报私仇”,且还是用如此高调的手段逼死了一个刘氏诸侯王。
加之,当时赵王刘彭祖担心主父偃这个“诸侯杀死”威胁到他们,便写信告诉汉武帝:主父偃接受诸侯王们的贿赂。
诸侯,是汉武帝忌惮的一群人,但同时他们也是亲人,主父偃的行为已经触及了他的底线。
主父偃回到长安后,汉武帝下旨抓他入狱,接受盘查。
当时的丞相公孙弘,向汉武帝说:“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
丞相公孙弘的话,让汉武帝坚定了杀主父偃以安“诸侯心”的决定。
主父偃的死,主要原因是他自己被欲望腐蚀了灵魂,最终迫使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同时,这也是汉武帝向诸侯王做出的一次妥协。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汉书·武帝纪》
【2】《史记·平津主父列传》
【3】《史记·卷五十一·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