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无涯带你走进黑客世界黑客区块链改变世界
未来更多恶意手机App可将手机变成监听器!

未来更多恶意手机App可将手机变成监听器!

作者: 黑客_花无涯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5:47 被阅读2次

当网络越来越深地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时候,与之而来的信息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恶意手机App可将手机变成监听器!

在往年的3·15晚会中,电信诈骗以及移动支付都有上榜。当网络越来越深地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时候,与之而来的信息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层出不穷的用户隐私遭曝光的消息,以及频频发生的网络勒索问题已让人们无法忽视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含有大量个人信息的手机。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手机已经成了大家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离不开的一部分了,与人沟通交流,购物支付等行为,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但是你可曾想过手机app可能会监听你的手机、盗取你的信息、还可以录音监听?

电影《窃听风云》中,吴彦祖通过一个小小的设备便能够轻松窃听对方的内容,并且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在现实生活中,“窃听风云”也同样存在,并且随着网络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于人们隐私的“窃听需求”也越来越多。

想象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就会被监听,每天的聊天内容、行动轨迹、上班打卡时间,这些信息全部都在别人的记事本上,细思极恐。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丢失,带来的风险是各种各样的,完全没法预估。

最近有网友反映部分手机APP可以监听用户信息一事持续引起热议。其中,百度、今日头条回应称,没有能力、也从来不会申请监听用户电话的权限。

这么吓人先看看几个例子吧!

人工智能团队自构建一款App实现“偷听”

今年3月3日,在国内知名问答社区知乎平台上,就有网友发帖称其可能也遭遇了“偷听”。其中一位网友晒出了图片称,在使用手机淘宝时,发现主页推荐了曾搜索过的化妆品之外,还推荐了玉米。该网友怀疑是手机App监听到女友喊妈妈“你明天去买点玉米”的对话。

知乎网友分享疑似被“监听”经历

无独有偶,2018年12月28日,也有网友发帖称,其女友妈妈患脑溢血,聊天时曾谈到“雾化”,随后在使用“菜鸟裹裹”查看物流时,在“猜你喜欢”一栏中看到了医疗雾化带的推荐。

知乎网友分享疑似被“监听”经历

部分手机APP到底能不能实现监听?

花无涯:从技术的角度实现后端监听,确实是可以做到。

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前预知用户需求并为之提供服务的行为是用户所需要的,但是仔细想一下,这种提前预知的服务有点让人脊背发凉,为何它能够知道我不经意间说过的一句话,难道在一直监听?

今日头条、百度纷纷被指监听用户手机 利用麦克风权限获取用户隐私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隐私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有网友称,“和朋友聊天讨论西餐厅,今日头条马上给你推送西餐相关的广告和资讯”。不仅如此,还有的用户表示,自己元旦去摘草莓,第二天打开今日头条,便发现关于草莓的相关文章以及推荐信息。

图片1

众所周知,作为以机器算法推荐为主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会根据用户的点击阅读习惯来进行文章推荐。但是,从网友的反映来看,自己并没有在头条搜索点击过相关新闻,但是就因为自己在通话时提了一嘴,便被推荐相关新闻。网友称,今日头条利用了麦克风的权限在对用户进行监听。

对此,今日头条方面称,用户使用今日头条(包括头条旗下产品)进行视频录制时,需要用到手机麦克风。但除非用户明确点击授权,否则无论哪种手机机型,今日头条都无法获得麦克风权限,无法收到用户任何语音信号。同时,今日头条表示,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声音信息技术的处理,也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今日头条也绝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用户隐私。

图片2

无独有偶,百度也因为类似的原因被江苏省消保委起诉,被指“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手机APP存在违规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作为搜索及浏览器类应用,“监听电话”、“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等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权限并非提供正常服务所必须,已超出合理的范围。

对此,百度方面表示,百度APP不会、也没有能力“监听电话”。百度APP敏感权限均需授权,但是用户可自由关闭。

除了今日头条和百度之外,淘宝、微信等也都被指监视用户手机。其中,微信更是被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指出“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对此,微信回应称,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微信也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据相关报道:3月20日,邀请花无涯和他的人工智能团队做了一个测试。团队仅用了不到5个小时,通过程序员编写示例代码,模拟打造一款手机软件,安装在一部安卓系统手机中,再设置为允许该模拟软件使用手机录音权限,然后将手机屏幕锁屏。

结果,该款模拟手机软件成功获取到了讲话内容,并传输给后台服务器转化成文字信息。,经过测试,技术层面实现了App锁屏时在后台仍可以“监听”用户讲话内容。

专家:目前国内安全研究人员还未发现“偷听”铁证

为进一步了解手机App是否会“偷听”用户,澎湃新闻又向多位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专家进行求证。不过,他们出于一些担心,均要求匿名。

对于的这个测试,国内某知名反病毒软件公司一位安全技术专家向新闻表示,整个测试没有问题,单纯的语音监听技术10多年前的手机木马就可以实现,现在多了语音识别技术。

该反病毒安全技术专家认为,当前的问题不在于去验证手机App能不能实现监听,而是能否确定美团、饿了么、淘宝等手机App存在“偷听”前述测试,显然是无法证实的。

该专家还表示,新闻报道中,通过聊天测试并联想到外卖App窃听用户语音,“这种证明方法完全不科学”,存在偶合性;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做软件行为分析和数据流量分析,而不是做用户行为统计。

国内某品牌手机公司一位安全部技术人员告诉,用户要培养保护自己安全隐私的意识,“安全问题和安全技术也是在不断对抗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下面是网友的评论:

友情提示:

绝大多数手机APP在安装前后都没有明示告知用户会获取哪些权限,及获取权限后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和风险。

建议消费者谨慎开启相关权限。

“位置信息”和“读取通讯录和短信”是最容易被读取。所以网友们安装APP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更多恶意手机App可将手机变成监听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k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