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也要开始独自发展。那么,在这过程中,毛泽东和共产党会怎么样呢?共产党又是如何开展革命的呢?
首先,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有生气的南方逐渐变得消极,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都被杀,而李大钊被张作霖杀死。白色恐怖下,革命进入低潮,工作全部转入地下,很多人至此失去联系,共产党不知道何去何从。可是,也有一些人在这样的生死大关后并没有被吓到,还是坚定的党员,比如毛泽东。而且又有很多坚定革命的高官来投共产党,比如朱德。那么如何继续坚持革命呢?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另一种是等待。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新会议,毛泽东提出要在枪杆子里出政权,那么兵要从哪里来呢?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正规军,另一种是工农 共产党能掌握的正规军队很少。不过在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用正规军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他们计划先回广东,然后继续北伐。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可是热,不占优势,最后周恩来生病了。
而与此同时毛泽东回到湖南,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用5000人发动了秋收起义,向长沙进攻。但是最终失败,于是在浏阳县开会讨论以后该何去何从。毛泽东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他们需要找一个地方来发展,而最终决定去罗霄山脉下,这是国民党控制薄弱的农村区域,革命由此转向农村。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凝结这些人?毛泽东采用的是缩编部队,民主管理,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使其坚持信念。最终党支部来到井冈山。
党该怎么在这里发展呢?有三件可做的事,首先就是重建党组织,这是一个可行的选项。其次是改造军队,主要是改善军民关系,取得信任。第三是打土豪,分田地,同样也是为了让人民更好。
经过半年的努力,毛泽东取得了人民的信任,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1928年,朱德, 彭德怀与毛泽东会师,他们把军队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为党代表,朱德为军长。会师对根据地好不好呢?这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革命大旗不倒,有代表是好的。但是井冈山地狭人少,物资缺失。必须另找一个地方发展。应该向哪里发展呢?去东南地区。东南地区有一定山区成分,但也有平原,可以自给自足,而且交通不便,国民党力量弱,又与山区连接,可以后退周旋。会师后开展古田会议,理清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是政治指挥军队。后来为了鼓舞士气,毛泽东说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正如毛泽东所说,红军在很短的情况下达6万人,又组成了毛泽东加朱德和彭德怀的红五军。下一步该怎么发展呢?蒋介石此时正在进行中原大战。1930年6月,在共产国际的指挥下,共产党领导人李立三认为共党实力成熟,可以打城市。但是最终换来的结果是失败,城市力量几乎被全部瓦解,而进攻长沙也导致毛泽东的父母,妻子等受到了牵连。经过此次后,周恩来,瞿秋白回国批判李立三,博古,李德又批周恩来,被推举为共产党领导人。不过对于毛泽东来说,因为打城市闹的动静太大,蒋介石在中原大战结束后,来围剿毛泽东。
毛泽东该怎么办呢?他决定跟敌人反着干。利用复杂的地形,通过交换阵地,打游击战,分散兵力,使得蒋介石不知道往哪里打。打退了3万,10万,20万,30万的军队 ,一共打退了三次。因此他也得到了很多物资。
而在918事变后,蒋介石无力顾及中共苏区的发展,不久,毛泽东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他成为中央政府主席。中央是否要重用毛泽东?照理而言,实力的强大应该意味着可以重用。可是,中央认为第一,这是山沟马克思主义,像一群山野农夫。第二是右倾主义,中央认为毛泽东不主动战争,只会后退。1932年,博古撤掉毛泽东的头衔,然后朱德第四次反围剿,再次按之前以打游击的方式胜利。
1933年,共产党临时中央被逼的来到苏区,支持毛泽东的人都被临时中央指责,于是很多人对革命失望。毛泽东生病,彻底成为了这场事件的旁观者。紧接着发生了五次围剿,蒋介石一共用了100万人,而博古和李德在这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想和蒋介石打一场正面战,被称为决战。在这场战争中,红军依然英勇,但是蒋介石的人力之强导致红军处处被动,有重大伤亡。1934年,伤亡极多,苏区马上全部瓦解。不得已为了保住最后的力量,红军被动开始长征。
那么以后,红军该怎么办呢?首先,长征是一场自然条件艰难的远征,但是红军抱着乐观的心态。在刚开始,红军的整体路线准备向西,去到湖南,可是蒋介石也料到了会如此,在那里布置了基本六倍的兵力,导致红军从8万锐减到3万。而毛泽东说要向贵州前进,这一主张得到了周恩来等人的支持,打下遵义后,红军得到休整,开始探讨未来。
博古提出,红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蒋介石力量强大以及在白区的共产党和苏区的共产党不和。这样的理由是否是合理的呢?从根本原因来讲,是他们不清楚中国革命情况,盲目学习苏联的经验,一味听从共产国际,这也导致他们的方法并不适合中国(硬碰硬),所以导致了失败。而共产党真正做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
随着博古下台,毛泽东成为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也成为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后来,蒋介石又集齐40万大军,一心想把共产党围在回旋余地不多的贵州。毛泽东如何带兵三万,摆脱蒋介石呢?主要的方法有三个,第一是利用蒋介石和军阀的矛盾,很巧妙的过渡在两者之间,不容易被围。第二是利用地形优势。第三就是坚定的革命信念。
于是,红军长征经历了以下的阶段。首先四渡赤水,佯攻贵阳。紧接着又不打贵州,去打昆明,从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蒋介石的包围。过大凉山,遵守本地民族的风俗,最后过大渡河,过雪山。红军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就地发展,另一种是继续北上。如果选择就地发展,这里机动性差,而且有山区,如果被围剿就只有死路一条。去青岛会走到游牧民族的地界,前面的革命白费。而如果选择陕甘地区,第一 那里地域开阔,好机动,而且离南京远,可以受到苏联的帮助。第二是可以以北上抗日为由,导致蒋介石来打共产党并没有正当理由。而最终他们选择去陕甘,在陕甘地区成功会师。
那么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为何长征如此艰苦,却没有人抱怨,可以继续走下去呢?主要就是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在共产党领导阶层,他们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走下去。而对普通民众来说,因为曾经革命根据地的生活给了他们期待和希望,所以也愿意跟着共产党走下去。
总结来说,我认为这是共产党在不断尝试,摸索和发展的阶段。经历了很大的困难,但正是这样的困难造就了留在共产党里的人都坚定且有意志,这为后来共产党的胜利奠定了很大的基础。而在尝试的过程中,或许有困难,或许有失败,但是他们始终坚持初心,为了人民考虑,那这也就意味着共产党很难散架。而此时,共产党都没有被完全打垮。而我认为,共产党马上就要走出一条独属于中国的抗争道路,这是适合中国的,解决了之前在历史上遗留了100多年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