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同学失踪期间,为什么其母一口咬定他是被人害死的,以致在网上掀起大波?这与她的“逃避心理”有密切关系。
2月2日上午十点,警方就胡同学死亡真相作了直播通报,确定其为自杀死亡,彻底推翻了之前的“阴谋论”。
而随着事实真相被揭开,各种证据也纷纷浮出水面,来指证这一事实。
比如:胡同学生前,曾在书上写下“如果我不活了,世界会变得怎样?”、“自己性格太内向了,实在不能适应新的班级”等等这些有抑郁倾向的话。
除此之外,他跟不上学习进度,还有失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还有,据报道说,在失踪之前,胡同学曾三次打电话给母亲,表示“不想上学”,哥哥也曾到学校安慰过他。
也就是说,儿子的精神状况以及自身的问题,胡同学的母亲都知道,所以她应该不难推测出儿子有自杀的可能。
那么,她为什么要坚称胡同学是“被害”身亡的呢?
这是因为,一旦承认儿子是自杀身亡,便表示是她的教育出了问题。或者最起码的,在儿子支撑不住求助于自己的时候,她并未给予支持,从而错失了救儿子的机会。
不难想象,直面这些,会让她感到多么内疚与自责。
于是,她下意识地更愿意相信儿子是被害身亡,这样一来,自己心里的负罪感也就没有那么重。
当然了,胡同学母亲的反应,并非故意歪曲事实,而是人之常情,面对难以接受的创伤,人的第一反应的确是逃避。
而当事实真相被揭开,胡同学的妈妈也不得不接受事实,希望她能重新振作,早日走出伤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