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9岁儿子上学的日子,每个早晨就像打仗一样紧张。7点钟挣扎一下起床,马上叫醒他。妻子已经快做好早饭,我快速洗漱、上厕所、烧开水……
10分钟打理完自己,准备叫儿子吃饭,发现他还在床上,一点一点地扭正袜子。心里那个火气蹭的一下跳起来,然后马上告诉自己:他还小,不要发火,不要催,慢一点。
“儿子你该洗漱了,然后看看今天的书准备好没,抓紧吃饭。”心里虽然说不催他,但还是忍不住唠叨一句。
他洗脸刷牙倒是快,2分钟搞定,牙膏和水基本就在嘴里涮一圈,脸上抹一把,就好了。
7:20坐在餐桌边,我一边盯着表一边快速扒拉着粥饭。儿子却一粒米一粒米地挑着吃,一撮一撮地嚼着面包,每一口之间,偶尔还会停顿个半秒,愣一会儿神儿。我心里那个火……又劝自己:不要发火,不要催,他还小,可以慢一点……
5分钟不到,我吃完饭去给儿子灌水杯。
“水杯呢?”
他一脸无辜地说:“我昨天去电脑室上社团课放在教室外,下课出来就不见了……找老师问了一下,说让我去旁边会议室看看,我没敢进……”
“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的!?”这火气实在压不住了,我吼了起来。
“我哪有总是!……”他还不服气。
“怎么不是?整天不是丢这个就是丢那个……”我给了他一个白眼,他一脸怨气。
抓紧给他找了个杯子,灌水,掂起书包冲下楼,骑上踏板车,我俩一路无话。
其实路上我一直在想儿子那句“我哪有总是。”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确实有问题,可能把孩子偶尔的犯错过于放大了。大人嘴里的一个“总是”,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形成了潜移默化的自我评价:我总是丢三落四。
这个猫狗都嫌的年龄段的孩子,不正是拖拉犯错的年纪吗?想想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早上穿袜子时总是要一点一点扭正,妈妈也经常催我,催着催着我也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总是这么慢呢?
我不该唠叨他,或者不该以唠叨的口吻对他说话。纠正他的错误,其实不用把错误再重复一遍,而应说一些建设性的、纠正方法方面的话。比如“你怎么总是这么磨叽?”改成“你是不是可以昨晚提前准备好袜子,揉一揉就好穿了?”应该更好一点。
路上,我一直在自责。
半路上,我扭头说了一句:“冷的话把头藏在爸爸身后,手伸进爸爸兜里。”他嗯了一声。
快到学校时,我又嘱咐一遍:今天再问一问老师,看能不能到会议室找到杯子,找不到就用新的吧。在班里多喝水。
儿子貌似已经忘了生气这码事,平静地说一句:好的,拜拜。
“加油哦!”
“好的。”
我看着他背着重重的书包,左一步右一步的晃向学校。歇了一会儿,扭头去上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