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2018年6月第一次站上内训师讲台,成为了珠海机场最年轻的内训讲师,从此走上了培训之路。2019年8月参加珠海市首届内训师技能大赛,一路披荆斩棘,成为珠海市十强讲师,2019年10月第七届“我是好讲师”大赛如期而至,从轻松报名到刀枪实战,从刀枪实战到“全国百强讲师”,没记住稿件修改了多少遍,却记住了凌晨深夜磨课的成长历程。作为95后参赛选手,回顾这一段成长历程,犹如一本厚厚的葵花宝典,翻开即有说不完的参赛感悟。
1.讲出好讲师
一场精彩的培训就像拍一部好的电影一样,这就需要培训师扮演好“编”,“导”和“演”,“编”是什么,即编剧,在上课之前,培训师要设计和开发好课程;编完成了后,培训师方可导和演,“导”是导演,即组织好课堂,带领好学员参与学习,而“演”,演员的角色,培训师要做好富有感染力的演绎,即讲课。
在 “我是好讲师”大舞台,无数位参赛选手唇枪舌战,妙语连珠,台下掌声连连,作为选手的我,从脱颖而出的选手中探寻到“讲”的完美演绎。“讲”非有力有声地说,而是无声胜有声,有感染力地“讲”,讲出韵味,讲出共鸣,这才是真正的“讲”。
引得无数人的掌声连连,评委点头示好的背后,是藏了多少次“讲”的磨练?在每一位金科奖选手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讲出水平必定少不了磨练,而这份磨练必是一场又一场数不清的重复练习,重复的不只是对声调,语速,声量的把控和调整,还有“讲”的表情,肢体动作,每一个场景内容的演绎等等,通过反复的”讲”找到精髓,才能讲出好讲师。
2.多讲多推敲
坚守一份“讲”的磨练,即要求多推敲学习,认真和重复琢磨“编”,“导”和“演”这三部分。当我认真写好逐字稿,精心设计好课堂的组织方式,得意洋洋地向导师上交逐字稿,却没想到被退还重写。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第一次重写,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三次重写,逐字稿才被通过。等到讲课,这过程又开始第四次修改,第五次小改,第六次,第七次……
改完了讲,讲完了改,讲和改带着推敲,以此循环往复。镜子中的我,告诉我调整肢体动作,听众下的我,建议我调整讲课风格。想法和建议成为了我推敲的“种子”,不断思考和总结,哪怕小小的进步和改变都是我多讲多推敲的成果。
直到比赛,我都记不清逐字稿改了多少次,我站在讲台演绎了多少遍,这过程犹如破茧,痛苦挣扎,最后却富有成就感,因为当翻出首篇逐字稿,对比下最终定稿,回放第一次试讲的录制视频,再对比下赛场上的录制视频,才看出了质的飞跃,更加认同多讲,还要多推敲。
3.讲是最好的学
好讲师是讲出来,这是为何?因为讲是最好的学。比赛前前后后,我记不得讲了多少次,唯一记得的是我在过程中讲给谁听。重复的讲,让自己或者他人找到问题所在,例如怎么把这部分讲得更富有感染力?怎么讲得通俗易懂?这些问题激发着我进一步思考,或者指引我寻找最优解决方法。无论是自己对着镜子讲,还是试讲给他人听,这过程少不了自己反复推敲和学习。大多数人会认为讲只是为了熟悉课程,谈到学习就有点夸夸其谈。如果仅是单纯背稿式讲,不听取导师指点,那重复讲的意义就不是学习。讲完一次,推敲一次,听完一次,改进一次,以此类推,这样的讲才是最好的学。
“传递专业正能量 寻找中国好讲师 ”讲既然是最好的学习,作为95后新生培训讲师,需要更多寻找讲的机会和平台,才能得以施展讲的演绎。有了平台和机会,还少不了贵人的相助,在此感谢我司领导和同事们的的鼓励和支持,感谢珠海赛区领队徐健君老师及小组导师们的精心指导和耐心点评,感谢“我是好讲师”全国大赛的历练平台,奥斯卡盛典的学习之旅。此次导师制参赛模式,不只是实力的较量,还是实力的交流与学习,为了更好的讲,做好讲师,须继续前进,期待明年“我是好讲师”大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