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在《目光》一书中说:
善与恶,在我看来就是人性中的两个面,像枚硬币。人生下来就具有这两种特质。善,让我们去爱,去付出,去帮助,去成就。而恶,让我们去恨,去嫉妒,去索取,去伤害。
善与恶是相对而论的,完全的“善”将会让人变得软弱,完全的“恶”会将人推向地狱,只有将“善”与“恶”的标准与底线确立,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自我。于我而言,我选择不将自己埋在仇恨里,并不是我“善”,而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用他的“恶”来“恶”自己。如果我将仇恨埋在心里,那么我势必会生出报复、怨恨的心理,那对我来说是对自己的折磨。
但我不会对他“善”,就如媒体采访我时问:“如果重来你还会为他整治吗?”我的回答是绝对不会。医生也是人,医生将善良作为品格的基石,但不能是佛陀,以肉养虎,以善待恶,那么无形之中是助长了“恶”的势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法律应对“恶”给予惩罚,人们应对“恶”给予抵抗,那么才有可能实现“善”普天下。我希望我是最后一个被伤的医生。
陶勇的话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人们常说,人善被人欺。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欺负善良的人付出的代价小,成本太低。对于一个你帮助过的,但却伤害了你的人,你还会再去帮助他吗?以前回答这个问题我可能会犹豫,我会考虑他人对我的看法,是不是不够厚道?我是不是太小家子气?我是不是格局太低?我是不是没有考虑集体的利益?但是,一个学年经历了两度利用和伤害,我现在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绝不会。我会坚定地选择拒绝帮助。
坚决不会再去帮助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也应该成为我善良的底线。有些时候,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底线的善良,才会让自己成为别人利用完,再经历别人踢上一脚,甚至捅上一刀的伤害。我们总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看清楚一些人,也看清楚一些事。所以不管生命中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其实都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所以,就凭这一点,我都要感恩过往的一切。
以德报怨,我做不到,是因为我修炼得不够,还是个俗人,不是圣人。但是,我可以努力做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