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319604/9f64ade1ebb58bea.png)
断舍离到底是什么?
断,是指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换成自己真正需要的合适和舒服的,断些什么呢?断在购物时要三思而后行,断在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断在只添置必要的物品,心动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了断。
舍,舍弃什么?舍掉那些没用的破烂,卖掉它或赠送给别人,缩小喜好的范围,挑到真正热爱的东西。
离,离是一种状态,它让你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让你首先去了解自己,爱上自己,有了这种状态,你才会心情愉悦,这便是断舍离的主要机制。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能量,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筛选物品带来的自我觉察,要让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通过不断的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的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德国诗人,哲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乐。
要说断舍离从哪里开始,其实是从住所,直肠等近距离的环境开始,让自己变得快乐,先让自己置身于快乐的空间吧。
比如我们保留了很多不再穿的廉价裙子,对那些东西恋恋不舍,当直面自己这种不可理喻的心态后,自己的潜意识都似乎是畏惧那些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用便宜的东西刚刚好,这就表示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这便是一个通过断舍离了解自我形象的典型案例。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别人就会自然而然的觉得,“她生活的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她就了事”,慢慢你会感觉到周围人改变了对你的态度,这种筛选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
实践断舍离必不可少的思考法则,行为上先学会舍,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
滞留在房间里的东西,是良心不安与担忧的象征,是毫无价值的东西,物理上清楚这些东西对潜意识的改善起很大的作用。
阻碍我们行动的重要原因就是选项太多,以至于无从选择,而采取回避决定的选择。
提高收拾东西的方法,只集中一点把它搞完美,以此提高等级,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场所,比如说,从生存的基本场所做起,重视健康及安全,重视运气。
扔的扔东西的时候要说声对不起和谢谢,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声请收下,我们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士,不能说给你,要说请收下。
整理东西时可以使用三分法,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行动的,嗯,大致分为三类,以此论推,渐渐越分越细,这样的话就,不会引起混乱,例如餐具分为盘子,容器和杯子,冰箱分为冷冻室,保鲜格和冷藏室。
这样断舍离就可以训练自己,成为能够信赖的自己淬,最终彻底脱离,没法收拾的自己,另用物品,不断的提升自己,因为存下的物品其实也是对自己一种自观的途径。
断舍离,并非建议人们大力提倡清贫节约的生活,比如食物只买当季的,穿当季质感的衣服会觉得幸福。
断舍离,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当下,因为物品是自身的投影,既然如此,物品既棒又新鲜才是最重要的。
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断舍离,它的状态就是从“自立”的世界进入“成事在天”的境界,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也享受每一天,做个心怀觉悟与勇气的乐天派。
网友评论